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章(1 / 2)





  当年满清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雄才大略,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签署了一份割地条约,将昔日的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一带全部割让给沙俄帝国,甚至为了尽快签订条约干脆将签约地同时送给了沙俄。

  这个签约地就是尼布楚。

  尼布楚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在中国是闻名遐迩,只不过是耻辱的名声而已。

  在大本营几人的眼中,既然有这么大的名气,自然应该是赤塔之类的大城市了。可随后北部军团奉命起飞侦查的飞机在尼布楚上空盘旋过后,发回给大本营的消息却是只不过一个有着中世纪堡垒的小城镇而已。

  甚至尼布楚小城里面最多的建筑是那种木屋结构的房子。

  徐永昌等人知道消息后,都是面面相觑,经验主义害死人呀,幸好李燮和稳重,派出飞机前去侦查了一番。

  所有的谋划重新开始测算。

  “库伦航空队现在有五个轰炸机中队,如果能够增加一倍,可以同时轰炸大部分的尼布楚城区范围。”参谋本部马上拿出一个崭新的方案,核心还是轰炸,而不是李燮和中意的固守赤塔。

  “既然是小城市,那么日军第七师团不可能将大部分兵力进驻,我们的轰炸范围也有限,是不是无法沉重打击他们的有生力量?”陈安提出疑问。

  徐永昌马上解释,“从传递回来的情报来看,日军却是将主力驻扎在城外,但是整个城市规模并不大,反而更有利于针对性对军营进行轰炸。”

  “驻守尼布楚的美军已经撤退,不用考虑误伤友军。尼布楚原本的俄罗斯居民,我们打算在轰炸前日进行一次苏俄游击队擅长的游击攻势,假冒苏俄游击队的名义宣布尼布楚成为战区,要求平民撤离小城。如果还是不愿意撤离的,我们也没办法了。毕竟战争最终祸及的,都是老百姓。”孙岳解释另外一个情况。

  邓宝珊今天气色不好,没有参加会议。

  陈安摸摸鼻子,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只有一个第七师团么?第十二师团主力,可不可以一起将他炸了?”

  徐永昌沉吟了片刻,回复说,“老板,很难的。我们无法掌握第十二师团主力到达的时间,也不可能做到如此恰巧轰炸机可以到达他们的上空。对于机动目标,空军的轰炸还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只能对驻守在尼布楚的第七师团主力进行轰炸了,希望能够一次性摧毁敌七师团的主要战斗力,达到震慑敌军的目的。”

  “如果第七师团挨了炸,日本人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发飙发动全面进攻怎么办?日本人有些时候是不可理喻的。”忽然想到轰炸之后的问题,陈安连忙提醒。

  徐永昌和孙岳同时一愣,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考虑。

  从一般的军事战术上考虑,进攻的主力被摧毁后,必然会停止甚至放弃进攻态势。但是日本人确实不能以这种思维衡量,说得难听一点,日本人完全是一个偏激狭隘的民族,发动疯狂报复反而更符合他们的性格。

  半响之后,陈安不待参谋本部拿出新的补充方案,直接开口说道,“既然一次轰炸能够炸掉大部分城区,那就再发动第二次轰炸,彻底摧毁整个尼布楚。如果需要,对着残敌所在地点,再发动第三次轰炸,直至尼布楚灰飞烟灭好了。反正那个地方,留给中国人的,除了耻辱就没有其他了,干脆让它消失好了。”

  “如此反复轰炸,待在尼布楚地区的第七师团部队,估计也彻底完蛋了。即使第十二师团主力到达,也必然要延迟发起进攻的时间。而只要机会合适,我们就继续轰炸好了。只是战斗机中队,一定要做好护航工作。这种轰炸,已经超出了战术需要,应该是战略性轰炸了,夺取制空权才是关键。”空军指挥官的职务总算没有白当,陈安还是了解不少的空军作战技术。

  徐永昌马上叫了几个空军的参谋,紧张得计算这种战略轰炸的可能性。

  这几个年轻的空军参谋一听这种连续反复轰炸的设想,直接就愣住了,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徐永昌也有些迟疑。

  陈安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只是我们没干过而已,说不定欧洲战场,英法列强早就做过了。我们全部飞机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架,他们一个方面军配属的飞机就有这么多了。”

  满头大汗的空军参谋立刻站得笔直,大声说了一句,“是,长官。”回头赶紧去设计方案了。

  从库伦起飞是无法完成一天三次大规模轰炸的,除非是赤塔起飞。但是在赤塔建立较大的前进机场,在安全系数上是很差的,那里可是前线呀。

  这个问题被陈安直接解决了,“不用当心飞机损失了,只要飞行员没事就成。我调度一下生产任务,再提供五个中队的轰炸机,就没必要从伊犁航空队调回轰炸机群。至于飞行员,那些在库伦航空队的运输机乘员客串一下就是了,反正是跟着扔弹,比自己比划着轰炸简单多了。”

  六吨多的亨氏轰炸机,陈安可以一昼夜提供一个中队二十四架的数量,只要稍微减少一点协约国炮弹的产能,应该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老板都这么说了,不在于物资损耗,你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当密密麻麻的二百多架轰炸机出现在尼布楚上空时,还留在城里的俄罗斯人震惊了,正在集结准备开往赤塔近郊的日军部队更是直接乱成一团。

  他妈的,北方军哪里来的这么多轰炸机,不是说英国人自己的产能都不够用吗?反正日本军部当初也曾想购买一批亨氏轰炸机,但是却被英国方面婉拒了。

  第五章 悲催的师团

  尼布楚在赤塔以东六百多里,为了减少已经出现在赤塔近郊的日军第七师团先头部队发现轰炸机群的机会,北方军花费了一周时间秘密集结的十个中队二百四十架轰炸机,选择了在清晨行动。

  当轰炸机群在似亮未亮的夜幕掩护下,突然升空越过日军警戒阵地的时候,李燮和的东部军团还特地发动了一次所谓的反击苏俄游击队战斗。轰隆隆的炮声,愣是对着空地十几分钟,终于成功的欺骗了日军前锋的注意力,未能及时发现轰炸机群的大规模行动。

  反正这段时间,苏俄游击队的活动明显活跃起来,不仅是北方军,日本人也是经常与游击队发生战斗。

  二个小时后,轰炸机群到达尼布楚上空的时候。日军第七师团在尼布楚外围的警戒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疯狂向天空打枪以示警,轰炸机群的速度太快了,一下子就越过了警戒哨卡,出现在尼布楚上空。

  听到哨兵的警示枪声,第七师团司令官衣冠不整的冲出指挥部,脸色苍白地看着天空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仅仅是向自己的部队下达了一个撤离尼布楚的简短命令,轰炸就开始了。

  死板的日本士兵,依然按照战术条例的要求,从帐篷、木房中冲出来后,列队等待指挥官的命令,然后才开始组织分头撤离尼布楚,结果丧失最宝贵的逃离时间,甚至因为离开了稍有防护作用的木房,而导致更大的伤亡。

  当第一颗百斤重磅炸弹落下的时候,尼布楚已经注定没有希望了。

  亨得利佩奇轰炸机,最新的型号是0/400型,足以携带812千克的炸弹,但是一般只携带十枚五十千克的重磅炸弹,相当于一次性扔下了十枚155毫米重炮炮弹。单枚炸弹的杀伤半径接近三十米远。

  轰炸机群采取了非常稀疏的队形,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防空炮火的损失,而是为了更大范围的轰炸效果。

  二千四百枚重磅炸弹如冰雹一般砸落尼布楚,相当于八个重炮营连续对着尼布楚射击了近半个小时,几乎将这个小城彻底翻了过来。

  这里就是不断散发着炽热气泡的岩浆炼炉而已,身处尼布楚的日军官兵绝望地看着四周不断发生的剧烈爆炸,现在已经暂时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持续的耳鸣和无尽的硝烟,或者还有一地的血肉残肢。

  蝗虫过境一般的北方军轰炸机群很快转头离去,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尼布楚。

  废墟中的一角地窖,几名满脸是血的日军军官,用力踹开已经歪斜的厚重木窖盖子,然后从里面付出一个灰头灰脸的高级军官。

  第七师团指挥官直接被下属塞进了小城堡的地窖,竟然侥幸活了下来。只是这位肩膀上绣着两颗金星的指挥官,无比凄凉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苦涩,即使活下来也只能是剖腹谢罪了。

  中将指挥官勉强给自己正了正军容,对几位围拢过来的军官有气无力地说,“立即组织救援,清点损失,然后转进。”

  “嗨。”所有军官顾不得擦拭脸上的血迹,齐声应道。

  半响,一名高参迟疑着问道,“中将阁下,我们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