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1 / 2)





  俄国人正与陈安交恶,自然不好主动上前购买。但实际上,最适合这批火炮的客户,自然是使用同种火炮型号的俄国军队,甚至不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炮弹。

  俄国人的亲密盟友法国很快出面了。

  只是这笔军火数额实在太大了,几乎将近二千万银元,俄国人甚至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硬通货。

  陈安同协约国购买了一船军火也不过一百万银元而已,从德国偷偷搞了一批战斗机亦不过是四十万银元不到。

  眼看陈安坚持要硬通货,而导致这笔军火迟迟不能发给俄国人,作为中介人的法国人也急了。东线战场,俄国人被德国差点打得找不着北了,几十万军队被德军消灭。虽然已经开始使用最为疯狂的人海战术,但是军火的缺口,尤其是火炮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俄军战斗力的关键瓶颈。

  原本不想搀和的英国人只好和法国人一同出面了。

  英国人不愧是老奸巨猾,很干脆的向陈安提出,北方军如果真想买轰炸机,他们可以提供亨德莱?佩治式轰炸机,原型机已经成功试飞,即将正式定型生产。

  据英国领事介绍,这款亨式轰炸机的设计指标要求使用两台大马力发动机,机员二人,至少可携带50千克炸弹六枚,最大时速不得低于115千米,而且拥有足够之耐航时间。

  末了,英国领事还加上一句,即将定型生产的轰炸机,远比修复那架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飞的俄国飞机要实际多了。

  大本营的陈安,接到尼森伯姆转述的电报,不由得苦笑不已。

  英法德俄等列强,潜在的势力是陈安现在无法抵触的,甚至一举一动都落在了他们的眼中。只不过陈安还没有触犯到这些列强的根本利益,所以才无动于衷而已。当然,俄国人不是不想教训下北方军,只是刚好被德国人拖住了。

  认真想了一下,陈安老实的叹了一口气,指示尼森伯姆暂停和德国人的下一步交易,至于德国人还有的六十万银元货物,就由他们自己安排送些军火过来就算了。但是徐永昌和普勒斯乔少校的持续交往,是不用禁止的,反正又不会写一些机密。估计普少校的信件,寄出来前总是会有德国间谍机构秘密看过的。

  虽然北方军实际执行的是中立政策,但是北部边疆跟俄国人的冲突,会让协约国误会陈安的倾向,所以需要适当倾向协约国一点,省得会成为协约国集团在远东的出气筒。在整个远东,协约国才是真正的主宰,北方军自然不会傻乎乎地成为什么周围所有人的眼中钉。

  法国人一看英国人给的蛋糕,当即也反应过来。马上允诺,即将投入定型生产的纽堡17 单座双翼战斗机,不仅可以直接卖给北方军,而且允许授权生产。法国领事提醒,纽堡17型战斗机,无论是最大速度、实用升限、爬升率,还是续航时间,都要远好于福克e 战斗机。

  过了几天,陈安作出回应,购买各二个中队的亨式轰炸机和纽堡17战斗机,并愿意再次接受五百万发75毫米炮弹的生产任务,同时,将这近二千万银元的大批火炮转售给法国。至于法国人,转手又卖给谁,陈安不管了,也不再强求什么硬通货了,只要不是俄国卢布就行。

  甚至,陈安还正式提出购买一批英法的国债,作为当初承诺的具体落实。

  英法两国领事顿时欣喜异常,这意味着陈安已经彻底倾向于协约国集团,有了这点保障,北方军政府和俄国人的那一点小矛盾就完全不重要了。

  第一三九章 玉门油田

  民国四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北方军新一轮的整编完成了。陆军方面编成十一个混成旅,下辖六十六个步兵营,以及三十三个炮兵营。空军方面编成七个飞行联队,各辖一个地勤保障营和四个飞行中队,只是两个纽堡17战斗机中队和一个亨氏运输机中队的飞机远没有到货。

  参谋本部在接到陈安通知,可以考虑增加轰炸机中队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改装成运输机中队。也是,在中国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炸,能够一次性运输一个全副武装步兵班的大家伙,更适合疆域辽阔的中国使用。尤其是铁路一时半会不能完成全线建设的时候,从新疆到唐努乌梁海,实在太漫长了。

  除了陆军和空军,各专署的直辖营以后,还有军械署的汽车运输营三个,以及铁路运输营三个,以及大本营直辖的水师一个营。北方军政府下辖的军事力量,达到十万八千多人。

  这还没有完,按照参谋本部制定出来的民国五年整训计划,还必须完成三十八个步兵营和十八个炮兵营的扩编,总规模达到十五万多兵力,才有实力完成现有西域四省和北域二省的防卫任务。

  北方军政府辖区的行政结构也得到整合,新成立的军政府布政司由彭英甲担任布政使,副职则是杨增新,新疆被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省份,在平叛中立了功劳的金树仁担任了南疆省长。甘肃也将青海湖一带拆分出去,另置了青海省,只是星宿海一带还是被马家军残部控制着。

  外蒙古科布多一带虽然是出于蒙古大草原西侧,但是陈安硬是要叫成漠南省。唐努乌梁海地区,自然是单独建省了,反正不是外蒙古的。包尔汉在南疆平叛末期意外重伤,还是没有能圆成为北方军的梦,但却被意外提拔到唐努乌梁海省任省长。

  北方军政府的布政司成立的第一件事情,仍和当年彭英甲当然甘肃布政使时一模一样,向陈安要钱。经过三年的铁路大建设,甘肃经济社会明显得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单凭政府税收三年一番多的增长幅度就足以让布政司全力以赴。

  要不是移民实边计划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布政司甚至愿意减少陈安的补助,以减轻军费的压力。但是彭英甲估计,到民国六年时五年计划结束,布政司的财政状况就会稳定下来,保持收支平衡。

  但是为了持续拉动经济发展,彭英甲向陈安建议,民国六年以后,布政司将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提高到军费一样的三成,仍旧用这笔巨额资金在军政府辖区进行铁路大建设,至少再进行十五年,实现全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铁路网连线。

  财务署连同布政司进行了测算以后,发现新的十五年计划中,按照彭英甲的办法,实际上不再需要陈安的军费补助,甚至从民国七年开始,铁路线建设上还会多余一百三十多万银元返还给军费,并会逐年增多,至迟民国十一年以后,就可以保证三成的军费全部如期拨付北方军。

  计划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民国五年的预算,陈安亦是无语以对。本来要更换掉所有火炮,就已经靡费无数,再加上参谋本部的大扩军计划,更是雪上加霜。一年的军费开支估算竟然要七千一百多万银元,而陈安辛辛苦苦干一年军火商人至多只能获得七千五百万银元。

  要不是陈安总算和法国达成协议,一次性倾销了那批淘汰的火炮,又赚取了二千万银元左右,今年的收入扣掉军费,甚至还不够交付布政司的铁路建设补助和年底购置军火款项。

  陈安无奈之下,只好缩减了购买英法两国国债的规模,只用一千万银元采购算了。附带的,不还点北方银行的债务也不好,多多少少还上一些。最后的军政府预算中,陈安看着那个鲜红的二千一百万欠债,只好叹息了。又少了一点,能不增加就算不错了。

  虽然是满屁股的债务,但是有两笔军火生意,陈安却放弃了。北洋军和护国军,都先后派人找到或重庆办事处,或汉口办事处,提出要购买大量的军火物资。已经打定主意,要淡出国内政治漩涡的陈安,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护国军交情不够,拒绝了也就是了。北洋军却马上派来了特使,而且拿来了袁世凯大皇帝的亲笔信,据说是要封陈安为亲王。

  陈安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拉上林月儿,跑到甘肃玉门去了,选择了一个避而不见。

  袁世凯的特使,迫不得已只好待在阶州,任务没有完成,他也不敢回去。

  但是林玉山的情报署,却继续收集着国内这场内战的一切消息,汇总以后按时报送给躲在玉门的陈安。

  在情报署的描述中,护国战争简直是小孩子的过家家,蔡锷的护国军主力要饷没饷,要枪没枪,随军带着一大批的烟土到处贩销,才总算筹集到了勉强买粮食的军费,真可谓是艰难度日。

  北洋军在起初的反击中着实打了一些狠仗,但是随后在两名一线指挥官的纵容下,完全变了样子。枪朝天上打,炮朝沟里放,粮食则刚好卖给护国军,换来烟土赚暴利,这就是这场护国战争中后期的真实写照。

  这两名根本不愿意给袁世凯卖命的一线指挥官,自然是鼎鼎大名,一位是专门造自己长官反的冯玉祥,一位是号称秀才将军的吴子玉。

  袁世凯依然被蒙在鼓里,前方每天都是申请军火补给,派人去查看也确实耗费无数,只是汉口兵工厂、江南制造局全部加班也赶不及如此多的军火单子,巩县兵工厂又没有建好。焦头烂额的袁世凯大皇帝,只好再次派出特使,向陈安求助。

  两名特使都傻乎乎的待在阶州苦等,没办法,陈安死不回来,北方军又拒绝特使前往,真是无比纠结。民国五年二月,第三位特使再次南下,曾经被赞誉为有凤来仪的熊总理亲自担任。但是这位借口疏通陈安的特使,根本就没来阶州,径直跑到南方避居去了。

  再多的军火也经不住败家子的挥霍,很快一线北洋军弹药告罄,纷纷发电报要求后退补给。袁世凯大皇帝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北洋军防线忽然全线崩溃了。

  不过这个时候,陈安在玉门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真正到来。

  在莱恩这个半拉子工程师的主持下,北方集团正式在玉门油田进行勘察钻探。赵寿山亲自从延长油田抽调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配合莱恩使用三套美国进口的钻探采油炼油设备进驻玉门。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连续组织数次大规模钻探,终于在民国四年八月十一日,玉门油田发现了第一口拥有工业油流的油井。

  民国五年初,陆续发现了另外几口工业油井,炼油产房和油田防卫设施等都已建成,一个步兵营整建制进驻,进行严密守卫。

  陈安到达玉门油田后,亲手启动了第一次正式炼油程序。消息被情报署彻底封锁,甚至为此在玉门专门设立了一个小城镇,供油田守卫者和工人以及家属居住。

  陈安不想再发生德国军火交易泄露的事情,因为油田的诱惑远大于几十架即将淘汰的战斗机,稍有不慎就是整个北方军都无法抵挡的。玉门油田初次开发就有日产百吨以上原油的规模,估计年产原油不小于四万吨。

  在这个年代,原油年产量最多的也就是美国的三千四百万吨,在中国周边印度年产一百一十万吨,波斯年产二十万吨,都算是产油大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