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章(1 / 2)





  美国专家们顿时高兴起来。只要是纪念品,美国人都是趋之若狂,谁叫他们的国家历史实在太短了,稍微时间久远一点,就是所谓的古董了。

  趁着这些专家的高兴劲儿,被赵寿山临时叫来的几个中国技术员一番马屁拍了过去,美国专家更是乐的找不着北了,非常爽快地将自己手中的书籍通通留了下来,甚至允许摘抄他们的笔记本。

  几天后,送走美国专家的赵寿山,马上组织所有中国技术员清理所有机器设备,并安排一个步兵营将这些宝贝疙瘩,立即送回甘肃,莱恩在兰州等着接管这些设备。甘肃还有一个玉门,新疆还有一个独山子,并不仅仅是延长有油田呀。

  阶州大本营,陈安也从和尼森伯姆的闲聊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功能极为强大的通讯工具。

  今年元月末,美国的通讯系统出现了一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条跨区电话线在相距九千三百多里的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这条线路据说使用了二千五百吨铜丝,十三万根电线杆和无数的装载线圈,沿途使用了三部真空管扩音机来加强信号。

  陈安马上看中了跨区电话线路的巨大威力,彻底摆脱了繁琐的电报系统,虽然从军事上来说,安全性是非常差的,但是从政务角度而言,却是极其便利的。

  “尼森伯姆,你回到上海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和美国方面联系,看看能不能买到这方面的设备,我要在同样大小的区域内实现这个电话网络。”陈安直截了当地说道。

  尼森伯姆吓了一跳,“老板,这是要很多钱的。”

  陈安鄙视了他一眼,从自己手中赚去的佣金难道会少吗,竟然被怀疑没有资金。

  尼森伯姆马上知道自己说错了,讪讪说道,“老板,我马上回去落实,包括压路机,都让他们尽快送来。”陈安提出要采购压路设备,以加快境内标准车道建设,但是美国方面一下子也没有货了。美国所有工业集团的产能,都在拼命生产利润很高的军火,一时半会顾不上简单的压路机了。

  科瓦尔从外面走了进来,“尼森伯姆,你的电报。你跑到阶州来了,尼森公司就将电报转发给我。”

  尼森伯姆接过电报,里面是两艘货船到达上海码头的通知而已。

  却不料尼森伯姆一见电报,马上跳了起来,飞快地对陈安说,“老板,我们从德国以及英国订购的军火都到货了,需要立即安排人手转运回来,那些都是非常敏感的大家伙。”

  陈安一听,马上醒悟过来,立即通知无所事事的王洪巽马上出动水师,配合利佛公司将那些家伙尽快送回来。

  王洪巽还没有到上海,克劳泽已经派人将货物秘密卸在临时租用的码头仓库,卢思亲自带着手下正在紧急转运到自家轮船上,满满半个仓库的木箱,上海办事处的护卫力量几乎倾巢出动。

  只是克劳泽很奇怪地发来一封电报,告诉陈安,曹锟秘密派人找到上海办事处,说是有要事相商,能否代为联络。

  陈安纳闷了,曹锟、吴子玉都是老相识了,有必要这么拐弯抹角吗?好好地北京电报系统不用,跑到上海找克劳泽。

  还没醒过神来,北京袁世凯总统署名的一封急电也到了陈安手上。

  “虎子,去把徐永昌和孙岳都叫到我这里来,有事情商议一下。”陈安看着手上的两封电报,忽然对着外间喊到。

  虎子应了一声,就安排去了。

  隔了一下子,徐永昌和孙岳就都到了。第十七混成旅调至科布多后,陈安马上下令将孙岳调回参谋本部,担任副参谋长,以加强大本营力量。西部集群,以后的西部军团,有邓宝珊和高桂滋足够了,没必要这么多大才都云集到那里。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细细地分析其中的特殊含义。虎子纯粹是打酱油来着,少爷叫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有空闲的时间都拿去练武了。

  “袁世凯要称帝,手下明着赞同,暗地里反对。”孙岳揶揄了一句,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徐永昌轻笑了几下,“看来全国的阿谀奉承,都是假的。至少段祺瑞、曹锟、吴子玉这些人都在暗地里串联反对。”

  “真正希望袁世凯称帝,大概就是杨度吧。”陈安不怀好意地说。

  孙岳心中计算了一下,忽然说道,“如果北洋军都调不动了,南方革命党一声号召,袁大总统就要下台了。”

  徐永昌不以为意,“还有南方革命党吗?都是一丘之貉了。”

  陈安默然,半响才说,“先是二次革命,再来一个反袁之战,中央就再也没有威信了,军阀乱世就要到了。”

  徐永昌和孙岳猛然一惊,真的会发生这种最糟糕的后果吗?

  第一三七章 武器测试

  为了宽慰袁大总统,也为履行当年的协议,陈安给北京发去一封电报,表示对中央政府的认可,并提出北方军政府致力于中国边疆之稳定,无暇顾及关内事务,凡是袁大总统的指示悉数听令的意思。

  同样地,克劳泽当面转述了陈安的几句话,给曹锟派出来的特使,“北方工业公司忙于国际军火市场,恐无暇顾及关内生意。”很隐晦的表示了,北方军政府不参与关内政治,也不会对称帝提供支持。

  三方都是皆大欢喜。陈安避开了政治漩涡,从此离国内纷争越来越远。袁世凯得到了北方军不会反对的意思,自然放下心来致力于自己的皇帝梦想。曹锟背后的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也确认了北方集团将暂停对袁世凯的军火供应和支持,与大总统的梦想愈行愈远。

  民国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发生,袁世凯称帝,自号中华帝国大皇帝,洪宪帝制开始。次日,大皇帝袁世凯第一道申令就是捕杀乱党。半个月后,蔡锷、唐继尧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并组建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

  护国军主力很快入川,和北洋军反击势力连番大战。相比其他战线的不温不火,四川战场确实打出了真火,即使伤亡惨重,双方仍死战不退。

  亲自领兵四川作战的蔡锷,也是苦不堪言。进攻四川,不仅能够占据富饶的四川,更主要的到时候不论是顺江南下攻取汉口,还是沿河北上阶州采购,都是可以取得军火支援的地方。护国军实在是太缺乏军火物资了,以至于军队一直不能扩张。这才是护国军主力拼命进攻四川的最主要原因,估计北洋军拼死反击也是存在这个因素吧。

  相比川滇的打生打死,北方军政府辖下可就平静多了,只是明显增多的移民队伍,说明了国内战争的残酷。

  陈安没有精力来关注这些国内战争,他再一次跑到了兰州。

  德国人一次性卖给陈安二个小队的战斗机,十二架福克 eiii单座单翼战斗机。这算是当初秘密协议里面的第一笔交易,虽然陈安早就将矿产发给了德国方面。

  福克 eiii单座单翼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610千克,使用一台100马力引擎,最大速度134千米每小时,续航时间1.5小时,装备二挺7.92毫米同步机枪。

  德国人直接就将列装空军的一线战斗机交付陈安。但是因为大战激烈,空军急需补充战斗机,迟至下半年才挤出二个小队的飞机交货。至于陈安提出的重型轰炸机,亦或是运输机,现在还沉浸于齐伯林飞艇丰功伟业之中的德国空军根本不重视,也就没有什么好的重型轰炸机款式。

  但是德国方面提议交付齐伯林飞艇的建议,却被陈安坚决否决了。陈安总觉得飞艇这玩意,实在太笨重了,很容易成为靶子。

  普勒斯乔少校在给徐永昌的私信中,提到空军已经在研究飞得更快更好的战斗机了,甚至还提到了他们所在的战斗机中队,曾经击伤了一架俄国人的轰炸机,使它迫降在了德国战场一面,后来据说被运回了柏林。

  看到更快更好这个词语,陈安不由的心中一跳。根据情报署收集的资料,在西线战场制造了所谓福克灾难的福克 eiii单座单翼战斗机,最大飞行时速134千米,还要更快,那就至少是增加二成亦或是三成以上,新式战斗机的时速就可以超过160千米甚至180千米了。

  实际上陈安更感兴趣的是后面一段话。陈安马上让克劳泽试探着向德国方面提出,按照飞机价款购买那就迫降损毁的俄国轰炸机。

  德国方面很是奇怪,但是很快竟然同意了,显然是德国军方真的不重视这种飞机型号。

  大本营直辖飞行中队立即使用福克 eiii战斗机进行了试飞,几天后一份试飞报告送抵了兰州机器局的陈安手上。

  陈安正围着一个大家伙在转悠。徐尚武集中所有能够参与修复的技术精英,加上空军派来的后勤骨干,正在缓慢的对俄国人的轰炸机进行修复。本来就是迫降已经损毁了一次,后来被分拆装卸,又被无意间破坏一次,再装回去就非常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