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4节离间(2 / 2)

“……我是十万分的委屈。思柔郡主又说起我当年被绑架之事,还说了些特别难听之词。燕山当时也在场。

我一怒之下,掴了她个巴掌。她要还手,我又一掌把她劈晕了,把她丢在他们家的后花园。”顾瑾之声音越来越低。

太后听了,由怒转笑。她竟然没问思柔郡主说了当年绑架的什么事,而是问:“你怎么一掌劈晕思柔的?”

顾瑾之就说了自己的方法。

太后自己也试了试自己的脖子,有点够不着。

成宛就主动过来,让太后试试看。

太后看了几眼,笑着道:“哀家也不是要学小七的手艺,学成了,用来做什么?”

她没有拿成宛试。

知道顾瑾之没有吃亏,太后心里才舒服些。

她对顾瑾之道:“一味谦让,旁人只会得寸进尺。外头总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以为哀家在深宫,护不到你们,就敢胡作非为。”

她这一笑,心情好了不少,怒火也消弭殆尽,人也很理智了,对顾瑾之道:“丧母之痛,失了心智,思柔说些不着四六的话。哀家也不好拿了她来问。哀家知道小七委屈,看在简王府还在治丧的份上,这件事暂且不提吧,日后哀家让思柔给小七陪不是。”

顾瑾之道是。

她赶在简王府告状之前,先告了状,目的就达到了。

在太后面前,不需要表现得得理不饶人。

该给顾瑾之的,太后都会给的。

顾瑾之略微坐了坐,瞧着天色不早,便道:“母后。我告辞了。改日再来看您。”

太后点点头。道:“带着燕山他们兄弟一起来……”

顾瑾之口头答应了。

上次晋王那件事后。顾瑾之再也没有带孩子进宫过,太后也未强求。

等顾瑾之走后,太后和成姑姑说起了这件事。

“思柔从小性格就烈,既不像简王。也不像简王妃。她当面骂小七,哀家是信的。小七也打了她一顿,也算找回了便宜。”太后道,“如今简王府又是新丧,小七是吃了点亏,就算积德行善,就算了吧。”

成姑姑犹豫了下。

而后,她悄声对太后道:“太后,前些年王妃出那件事。您还记得吗?”

太后当然记得。

皇帝还趁机杀了张道坤,灭了蠢蠢欲动的张家,把张淑妃丢尽了冷宫。张淑妃身娇肉贵,在冷宫里挨了两年就病死了。

那件事,朱仲钧和顾瑾之却是从未在太后面前提及过。

太后也多次问。到底是谁下的手。

皇帝也支吾推诿,说不知道。

太后现在才想起来,小七方才说“思柔郡主说起我当年被绑架那件事”,太后一心在生气上,而后又未留心,都没有问顾瑾之。

直到成姑姑提起。

思柔怎么知道小七被绑架之事?

为了仲钧,太后和皇帝冒着大风险,娶了顾瑾之;而又问了仲钧的尊严和皇家体面,他们对当年绑架之事,刻意隐瞒。

京里有人知道,皇帝和太后也是不怕的。

能在京里消息灵通的,都是精明人,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们心里一清二楚。

简王府也听说了吗?

思柔郡主也知道?

“你是听说了什么?”太后看向成宛。

“奴婢并没有听说什么。”成姑姑笑着道,“只是有件事,偶然听王爷提到过一次,让奴婢不要告诉您,免得您担心……”

“什么事?”太后连忙问。

她心里隐约有几分不安。

“王爷说,当年大少爷早产,是因为王妃路上动了胎气。奴婢也只是随口问,王爷的马车,赶车的都是老车夫,稳妥得紧,怎么会动了胎气?王爷却说,路上有人追杀他们,一路逃命,这才伤了王妃。”成宛道。

朱仲钧每次回京,都要给成姑姑、常顺等太后身边的红人带份重礼。

这件事,朱仲钧问过太后,是太后点头同意的。

成姑姑和常顺等人拿了朱仲钧的礼,也会先拿给太后瞧。

太后默许他们收下,只是不要声张。

所以,成姑姑和常顺时常在太后面前,说些朱仲钧的好话,太后心里也是明白为什么的。

她是乐意听到。

成宛是太后心腹第一人,朱仲钧有些话,不好和太后说起,就告诉了成宛,这是很常见的。

“……是什么人?”太后脸色骤变,手伏在扶手上,指尖捏得发白。

“王爷也说,不甚清楚。他猜测,大概是余孽。”成宛道。

太后心里顿时就明白过来。

是想害顾瑾之的人。

“到底是什么人?”太后声音发厉。

“不是张家的人。”成姑姑道,“王爷和王妃离京的时候,张家都入了狱,不会去追杀王爷和王妃的。太后您想,既然凶徒仍逍遥法外,再散播些谣言,思柔郡主听闻了,岂不是就合情合理了——只是不知思柔郡主和谁走得近……”

太后顺着成宛的话,仔细想了片刻。

而后,她突然问成宛:“这是王爷教你说的?”

“王爷不让说。”成宛笑道,“说怕您担心。王爷想着您,心里极孝顺。可奴婢揣度那意思,王爷是个明白人,知晓奴婢在太后娘娘您跟前最是忠心,不管什么话,告诉了奴婢,不就是告诉了您么?您说这是王爷教奴婢说的,也没冤枉奴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