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2节逃不开(2 / 2)

她不愿意听顾瑾之继续说下去。

“七妹,你常年在内宅,心地纯善,我能明白的。”顾琬之生气过后,知道顾瑾之也是好心,就谆谆教诲,“人心隔肚皮,世道险恶……”

顾瑾之听了这话,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她没有再开口,安静听了顾琬之的教诲。

顾琬之越说越有劲,从世道险恶人心不古,又说到了人性恶,恩仇不报,又是家族之仇大于天…

她的理论很奇怪。

顾瑾之听了,想笑不敢笑,只得垂了头,一脸的恭敬。

顾琬之说了半晌。才把这个话题揭过去。

顾瑾之非太医,常来照顾顾琬之不合礼数,而且顾瑾之自己也不是很乐意,这位堂姐有点刚愎自用,很难劝说;老爷子阳寿将尽,而顾氏医学的传承尚未完成,老爷子无暇旁顾。

说了半天的话,宫女来提醒顾琬之,顾瑾之进宫的时间太长了,该走了。

顾瑾之就连忙起身告辞。

顾琬之心里不踏实。拉了她的手:“我过几日再去请你。先熬过了这些日子,我以后有了可靠的太医,就不麻烦你。你最近别往大房去。叫人起疑……”

不去,难道就不起疑吗?

这做法跟掩耳盗铃似的。

顾瑾之还是点点头。

她从景和宫出来,没有直接出宫门,而是去了太后那里,把今日进宫的事。说给了太后娘娘听。

她道:“德妃娘娘怀着头胎,心里总是不踏实,怕孩子不好,叫我常来瞧瞧。我说我不是太医,她却道是家里姊妹,常来常往也无妨。可到底不合宫规……”

她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了太后娘娘。

她今日进宫,太后娘娘肯定会知道。

遮遮掩掩的,光明正大都能叫人挑出阴私来。

既然如此。还不说主动说了。

太后听了顾瑾之的话,笑了笑。

德妃怀了这胎,不仅仅是她自己担心,太后也担心。

上次选秀,宫里挑了十八人。

顾琬之因为是顾氏女。品位最高,多少人眼睛盯着她。后背不服气的,多不胜数。

而十八位妃子里,都没有动静,单单她有了身子。

后背的嫉妒炙火,又添了一层。

太后很担心这孩子会被她们折腾没了……

太后也是从小小的贵人到母仪天下,后宫里的肮脏龌龊,她都谁都能切身体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小七并非太医,没有哀家的传召,总在进宫行走,的确不合宫规。”太后娘娘笑着道,“德妃也太不懂事了。”

虽然是德妃不懂事,却没有怪罪之意。

太后如今最宝贝德妃了。

皇帝子嗣单薄,他自己又是个主意足的,太后总劝他该以子嗣为任,他却总说自己有打算。

到现在,宫里才一位皇子,两位公主……

太后也为此忧愁。

德妃能再添一位皇子或公主,太后都喜欢。

“娘娘也是担心肚子里的皇子,才这样患得患失,求太后娘娘不要责罚。”顾瑾之道。

太后就笑了笑:“哀家哪里舍得罚她?她替哀家生个大胖孙子,哀家喜欢都来不及……”

顾瑾之就道是。

说了一会儿话,瞧着天色不早,顾瑾之起身告辞。

太后没有多留她,只是道:“用心服侍好王爷。哪里要什么,只管来告诉哀家。”

顾瑾之又道是。

顾瑾之走后,太后娘娘沉思了须臾。

德妃能这样警惕,是很好的事。

宫里都是表面上光鲜和睦,背地里光刀剑影,自己能多留心,胜过旁人替她防备的百倍。

只是太医……

太后娘娘也想不到好的太医。

从前她比较相信顾世飞,顾世飞已经致仕多年;而后她又比较相信孙太医,前年孙太医年迈病势;而后呢,她就大病,太医院的众位太医都不济。

她现在哪里不舒服,只请顾瑾之,其他的人一概不信。

一时间,竟然觉得无人可用。

等皇帝下了朝,到坤宁宫请安,太后就把今日顾瑾之进宫的话,说给了皇帝听。

皇帝也觉得德妃所虑不差。

“给小七一块牌子,以后德妃传她,她进来服侍就是了。”皇帝不以为意,“朕也不是那草木皆兵的昏聩皇帝,动不动就疑心这个,疑心那个的。”

太后就没有说话。

疑心不疑心的,太后不好多言。

也许顾瑾之照顾德妃,直到德妃安全诞下皇子,这点太后也同意了。

于是,太后就下了懿旨,辞了块禁宫行走的玉牌,着令顾瑾之照顾德妃。

顾瑾之接了懿旨,又想起六姐的为人,一时间手握得有点紧。

——————

第一更了,求粉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