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节赞誉(2 / 2)


气氛其乐融融。

等顾瑾之和朱仲钧从宫里离开的时候,太后对皇帝道:“他们的婚事,还要到什么时候?”

语气里有了几分不满。

她当然知道皇帝的用意。

有些事,太后不想多管,却盼着庐阳王早点大婚,顾瑾之正式替他操持家务。

皇帝想了想,才道:“四月选秀,户部行,民间停止婚娶半年。这就要到十月。钦天监那边还在合他们的生辰八字,要选个最吉利的日子。瑾之明年才满十四,后年满十五。后年中秋节后,应该能有好日子。”

这么一说,还要拖上两年呢。

太后微微阖眼,没有再说什么。

她知道,皇帝肯说的这么仔细,说明他深思熟虑过的。

“……加上已经过去的上半年,皇上要留仲林在京里三年。他那边会不会生变?”太后问。

她知道皇帝是要收拾南昌王仲林。

却又不想引起其他王爷贵族们的恐慌。

“生变才好,朕就怕他不作为。他生变,朕才有借口。”皇帝笑着道,“母后放心。仲钧还小,他们一处多淘气,几年有什么关系?朕亲口下了谕旨的,母后还怕那儿媳妇跑了不成?”

太后就笑了笑。

回程的马车上。朱仲钧斜倚着引枕,非常专注咬着太后让他拎回来的芙蓉酥饼。

顾瑾之就问他:“在宫里没吃饱吗?”

朱仲钧摇摇头,道:“吃饱了,不过,这个真好吃!”然后往顾瑾之嘴里塞。

顾瑾之绕不过去,只得咬了一小口。

懦软酥甜,没什么特别的。

“好吃吧?”他眯起眼睛笑着问。

这样的神态,酷似曾经的庐阳王。

他装傻子装出经验了。

“还行。”顾瑾之点头。

朱仲钧也不深问,道:“你方才使劲看宁萼,他有什么不妥吗?”

顾瑾之点点头。道:“清代有位名医说,人行坐运转,全仗阳气。阳气上半身五成。下半身五成。

一旦亏空得厉害,比如失去了五成,可上半身和下半身各自剩下二成半,自己感觉不到,经验不足的大夫也看不出来。反而不觉得有病。

经络里阳气不足,虚空得厉害,阳气也会窜来窜去的倾斜。无气就不能动。我瞧宁萼走路的时候,整个人向左边倾斜,他的右腿阳气偏移到了左边,应该是不怎么灵活了。再过半年。大约会患上右半身瘫痪。”

朱仲钧笑了笑。

他道:“你死了之后,你的学生将你一生的书稿合辑出版,写了序言里就有这么一句话‘顾氏诊断。望其形,知其病所在’,我记得很清楚,真是一点也不浮夸,是你一生最精确的概括。顾瑾之。你在诊病这方面,天赋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望其形。知其病所在……

原来她的一生,也得到了这样高的赞誉。

她唇角有了丝笑。

“……中风瘫痪,自古就有。可你这论述,却是三四百年之后才出现的。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就是疯子。你跑去跟人家说,人家未必相信,何苦做吃力不讨好之事?对你又没有任何帮助。”朱仲钧道。

他做事,总有目的。

“他若来求诊,我自然告诉;他若不信,我也不强求。”顾瑾之道。

两人说着话儿,就回了元宝胡同。

朱仲钧吃得饱饱的,午饭也没用,直接躺在东次间的炕上睡觉。

天气有点热,屋子里已经搁了冰。

芍药轻轻帮他打扇。

————————

宜延侯府那边,下了马车的时候,宁萼感觉自己的右腿,仍是僵硬酸痛。

他走路的时候,就微微倾斜。

宁夫人注意到了,问他:“这是怎么了?我从七八日前起,见你走路就是这样。”

宁萼忙遮掩着笑。

他和新得的小妾在屋子里戏耍,做些新巧的玩法。

那小妾躺在桌面上,白皙皙的胸脯,水蛇一样的腰,春光无限美。

宁萼瞧着,心里大动,行房时动作没控制好,右腿就重重撞在了桌上边沿上,磕得紫涨了一块。

这件事,他哪里好拿出去乱说?

而后,小妾又枕着他的腿歇午觉。

打那之后,他这条腿就有些不便。

他去问了太医,太医们都说没有任何伤,磕着了筋骨疼也是有的,安静修养几日。

“上次在外头骑马,卡了一下。”宁萼撒谎。

宁夫人就道:“今日在坤宁宫,庐阳王准妃不是总拿眼睛瞧你?她可是瞧出了端倪?听闻就是她治好太后的,事了得呢。明日你上门去,再问问她。”

越想越觉得靠谱,“庐阳王整日也在她家,我正好也去问问席哥儿的事。”

宁萼知道夫人很想念长子,他自己也想。

借口找顾瑾之看病,私下里问问宁席的情况,也是好的。

他点头同意了:“叫人先送个帖子。”

——————

感谢enya2013、佩尔 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