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5章 他就是个蠢蛋(1 / 2)


晋王知道,想要保住夜明渊的命,就是主动交出玉玺,并且俯首称臣。

否则,他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楚阳手上的接管了上阳关的十万兵马,再加上了他自己的,现在,还要连同肃王的二十万兵马,也都尽管他所用。

自己若是再看不清楚形势,当真是白活了这么多年。

事实上,晋王最头疼的不是这个。

而是楚阳如此信心满满,且大张旗鼓,只怕还会重提当年楚家灭门之案。

晋王虽然说不是主谋,可说到底,也算是知情者。

此次回京,不求自己能得一活路,只盼着楚阳能念在平日里夜容安的那点儿情分上,饶过他的家人。

晋王、肃王,各带了兵马,启程赴京。

而夜明渊,此时还沉浸在了自己的皇帝梦里,丝毫不知道,他将面临怎样的窘境。

除了裴氏一族,楚阳并没有对其它的权贵人家动手。

只是,这也足以让这些曾经在暗中嘲讽过楚阳的人们感到恐慌了。

朝中大事,目前皆由李相代为处理。

只有遇到了真正的大事,楚阳才会过目。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皇宫。

将各类的人做了分类,然后命人各种威逼利诱,大肆审讯。

李相对此,也只是默不作声,只当没有看到。

他明白在楚阳的心中,其实还是有几个心结不曾解开的。

一个是当年高宗的仙逝,这让楚阳一直都心存疑惑,所以,如今既然入主皇宫了,有些事,就算是无法挽回了,也要先查个清楚。

第二个,便是当年的楚家灭门惨案了。

楚阳是高宗的宠妃所生,其实,为了能护住楚阳,高宗在楚阳出生后不久,便为其赐姓为楚,也算是为了延续楚家的香火。

只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让某些人放心。

他们眼看着楚阳在高宗的教导下,一天天长大,而且是越来越聪慧,且文武皆能,这让他们意识到了危机的靠近。

所以,他们不止一次地想要杀了楚阳这个眼中钉。

可惜了,高宗护地严实,一直未能让他们得手。

夜深人静之时,楚阳却一个人进入了碧华宫。

同样的地方,可是过去了二十多年,已然物是人非。

进入寝室,依稀还记得,自己曾在这里跟秦姑姑一起躲猫猫。

当然,也还记得,就是在这张榻上,自己因为做错了事,被父皇亲手按在了他的腰上,然后打屁股,那个时候,他是五岁,还是四岁?

记不太清楚了,可是脑海里,仍然能清晰地拼凑出父皇那张和蔼却又总是带着威严的脸。

其实,如果提及童年的话,他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幸福的孩子。

他有父皇对他的宠爱,也有父皇对他的严厉要求。

历代君王,能做到天天被皇上带在身边的皇子,他应该是唯一一个。

不仅白天跟着父皇,而且大多数时候,晚上也是父皇陪着他睡的。

那个时候不懂这些,现在长大了,才知道父皇为他做了多少。

当然,也更因此而明白,他对母妃的爱,到底有多深沉。

一连几年,父皇都不曾宠幸过宫中任何的一个妃嫔,足以想见,他心里是有多想念她。

当然,也因此,自己成了整个后宫的眼中钉。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兴许那些女人还可以再为父皇誕下子嗣的。

楚阳里里外外,转了一圈。

这里曾经是母妃的宫宇,母妃在这里生活了几年,那几年,听说父皇每个月至少有大半儿的时间,都是歇在这里的。

盛宠之下,必有人眼红。

也正是因此,才给了对方谋害自己母妃的机会。

其实,很多旧事被提及,楚阳不得不佩服父皇,已经是努力做到了最好。

他不仅让母妃可以自己选人挑人,更是在碧华宫里还拨了暗卫守着。

若非是因为母妃在他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他又怎么会这样?

直到现在,楚阳也一直坚信,父皇是一位好皇帝。

至少,在他治下,大夏真地是蒸蒸日上,堂堂大国,四方来贺。

那些个不值一提的小国,哪一个不是年年乖乖地自动送上了朝贡?

他当时纵然年幼,可是也懂得了,一个人的强大,并不叫强,只有整个国家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

他永远都记得,当时的百夷国第一勇士到了大夏之后,仍然不得不低头示好,是因为真地打不赢大夏的这些武将吗?

非也。

只是因为他知道,他自己的强大,在大夏这个强国面前,根本就如同蝼蚁一般。

没有国家的庇护,他如何敢做出头鸟?

虽然楚家被灭门了,而且母妃也被人害死了。

可是这些,都不能抹灭父皇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母亲,他没有什么记忆。

毕竟,当时他太小了。

而对于父亲,他的依赖感,还是十分强的。

所以,他必须要找出当年的真相。

哪怕父皇再不能死而复生,也要让父皇在天之灵瞑目。

事实上,楚阳将太后带到了西京之后,蹉磨了两个月,那个老太婆还是交待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说,当年之所以要对付楚家,这起意的虽然是太后,可是实际上,真正去做这些事的,却是另有其人。

至于是谁,太后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说那是一个黑衣人,很神秘,武功高得出奇,神出鬼没。

楚阳不是没有怀疑过太后在撒谎。

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很多事情,似乎是都透着几分的诡异。

总觉得,他现在正身陷一张大网之中,难以挣脱。

古砚缓缓靠近,“王爷,已经按您的吩咐,将安国公府、抚安伯府、晋王府以及王太傅府都监视起来了。”

“嗯。记住,只是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是,王爷。”

“王妃可有信来?”

“不曾。”古砚回答的这两字,声音微低。

他知道,王爷现在每天也就是收到了王妃的家书的时候,是心情最好的时候。

果然,一听说没有,楚阳整张脸都沉了下去。

不过,他倒也没有想着去为难古砚。

“走吧,先去御书房。”

“是,王爷。”

楚阳虽然未曾当众表明自己的心意,可是他却直接住进了乾清宫,同时,御书房和勤政殿,都成了他平时与几位大臣议事的主要地方。

百官们有意见吗?

有!

那又能如何?

你想被楚阳给直接处理了?

什么也比不过自己的命重要。

所以,众人也就只当是什么也不知道。

楚阳伏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然后用腊封好,“派人给王妃送去。”

“是,王爷。”

古砚就纳了闷儿了,这天天写,哪里有这么多话要说呀。

真要是这么想王妃,又为何不直接将王妃接过来?

如此想着,也就直接问出来了。

楚阳抬头看了他一眼,凉凉的,古砚觉得自己就不该多嘴问。

“京城早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我不想让瑶光卷入其中。”

一旦霍瑶光回京,会有多少人打她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