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骨之子完结+番外_196





  而那个男主角的位子,已经立刻被人顶上,这几天听说都快拍完了。

  戚麟从剧组回了时都,直接被带去SPF公司里,开了个小型会议。

  会议就三个人,戚总、范叔,还有他自己。

  “爸?你不是在国外开会么?”戚麟拉开凳子坐下,随口问道。

  “那边提前结束,刚好过来看看你。”戚鼎撑着下巴道:“过年都没见着人,也是够忙的。”

  范叔在旁边,表情略有些忐忑。

  他是真不太清楚该怎么办。

  “这样,我来说下大概的情况吧。”他想了想还是起身,在投影仪上展示最近的趋势数据。

  戚麟今年明确表示了,尽量不频繁赶场着去那些综艺节目,也大概不会去拍电视剧。

  因为到了四月底,光正式参加白导新片子的试镜就得过四轮,还不一定能最后留下。

  一旦通过,六月开拍,又起码得在绿幕棚和剧组里呆六七个月,然后再辗转着去其他国家出外景。

  这样一来,等于又至少有大半年是无曝光的状态。

  虽然白凭很大度,允许演员们中途出去接代言或者拍广告,可大度的背后是入不了戏就全组陪着他找感觉,回到人物里了再接着拍。

  这显然不现实。

  “过去那个时代,老演员们专心拍戏,电影结束了也很少公开露面,确实很低调。”范叔给他们看戚麟在一众流量小生中不断跌落的数据,表情也颇为为难:“但你真的打算放弃这些东西吗?”

  在去时戏院读书之前,戚麟平均每年四个综艺,十个代言,而且还会频繁去各种品牌方晚宴或者时尚杂志露面。

  虽然他是靠音乐成名,而且确实之前两张专辑都做的很好,但更多人喜欢他的原因,一个是跟风,第二个就是为了颜。

  喜欢他的创作能力和嗓音,其实都是附加的。

  如果戚麟没有这张脸,或者刷路人缘的频率没有这么高,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状态的。

  流量明星之所以粉丝庞大,就是因为要不断地营造出‘他又帅又优秀’、‘特别多人都在喜欢他,你如果还不知道他就落伍了’这样的阵势。

  不明所以的大部分跟风者会为了寻求群体认同感加入进来,然后再像大家庭一样齐心协力的为他打榜打投。

  这是一个新人迭起的时代,每年都会出几个爆红人物,想要过气实在是太容易了。

  “你可以做电影咖,也可以长长久久的只专心拍电影。”

  范叔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道:“问题在于,一旦这个人气值不断走低,流量明星这个标签真的摘下去,你可能就……再也上不来了。”

  有一个人走下台阶,都会有几百个人争抢着想挤上去。

  公司每年不断地把‘戚麟’这两个字刷尽存在感,真放下来的话,经济损失且不说,再重来一遍这个造星过程,可能也回不到现在的巅峰状态了。

  “我今天来,不是劝你如何的。”戚鼎给儿子倒了杯水,也看了眼屏幕。

  “必须要说的是,电影的受众,远远要比那些综艺和电视剧来的少。”

  “而非爆米花电影的受众,更是少之又少。”

  这个社会是个金子塔状的结构。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审美品位的人,不无脑跟风的人,一直是金字塔中上层的少数派。

  更多的人,是在金字塔底端,享受着简单的小乐子,以及各种低端消费的。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选择,和这些人的实际位置,也是相辅相成的。

  ——去电影院还用花钱,为什么不去看盗版或者看点电视剧?

  抄袭怎么了?盗版怎么了?我连小说都看盗版的懒得花钱,电影凭什么还要买票?

  还有,有些电影拍的那么费脑子干啥,就不能谈谈恋爱啥的大家都开心一点吗?

  戚麟的这个身份,一直是为了取悦中端和底端的庞大数量而存在的。

  一旦真的转型成了电影咖,潜心数月去拍慢热的电影,不再参与任何快餐式人气消费,会真的慢慢淡出很多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