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1 / 2)





  可凌玉却不再相信他这话,心里像是被重物压一般,沉甸甸的难受,神情也颇为复杂:“你可知道,若是她们母子有个什么万一,别说你后悔莫及,便是我一辈子也不能心安。”

  “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是,我还是想说,明菊她是你的妻子,是你这辈子最亲近之人,而你也是她们母子唯一的依靠,不管何时,不管遇到什么,你都应该把她们放在首位。”

  “假若将来你的程大哥会为了别人而选择放弃我,此生此世,我必然不会原谅他,更做不到对他心无芥蒂!同理,我不能接受之事,亦不会要求明菊接受。”

  唐晋源双唇微微阖动,似是想要说什么,可最后却是一句话也没有再说出来,只是眼神却添了几分黯然。

  远处隐隐传来打更声,惊醒了同样沉默不语心中复杂的两人,唐晋源率先开口,哑声道:“此处不宜久留,嫂子,你赶紧回去吧!记住,今晚你没有见过韩王,也没有见过我!”

  凌玉点了点头,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这才转身快步离开。

  韩王当日前来投奔齐王时,身边便只得两名伤重的侍卫,那两人伤势过重,没熬几日便死了,故而如今他在齐王府真真正正便是孤家寡人。

  他虽为齐王兄长,堂堂的亲王,但王府内不少人都知道他曾经犯的那些事,而他自来了王府之后,行事荒唐,好色残暴,早就引起不少人不满,只是碍于他的身份敢怒不敢言,故而他一夜未归,竟无一人发觉。

  凌玉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一时想到死于自己手上的韩王,一时又想到京城里的亲人,辗转反侧,直至天将破晓时方才沉沉睡去。

  睡到迷迷糊糊间,忽听外头一阵阵嘈杂的脚步声,她当下惊醒,快速地穿好衣裳,简单地挽了个发髻便开门出去看个究竟,却听到有府中侍女惊慌莫名的说话声。

  “陛下御驾亲征,长洛城外聚集了大军,只怕危矣!”

  “我听闻陛下带了几十万兵马前来,你说齐王殿下能抵挡得住这几十万大军么?”

  “满城的人加起来也没有几十万,哪能挡得住啊!”

  ……

  忧心仲仲的话语传入凌玉耳中,让本以为是韩王被杀事发的凌玉松了口气,可再一听侍女们的话又吃了一惊。

  新帝御驾亲征?

  却说赵赟当日得知韩王与齐王均从京城逃脱,勃然大怒,一面迅速命人全力追捕,一面暗中下格杀令,誓要除去这两个心腹大患。

  哪想到最终还是那两人重重包围、暗杀中逃出生天,成功地回到了封地,而随后不久,这两人又旗帜分明地反对自己,捏造了他的一堆莫须有罪名。

  尽管他恨得只想立即亲自带兵过去,生擒这二人,可大行皇帝尚未装敛,新旧权力交接带来的动荡亟待稳定,还有他自己的登基大典等等,种种大事均离不得他,故而他不得不暂且按捺着心中愤怒,先处置着手头上的要紧之事。

  虽说京中逃了两名亲王,又逢皇帝驾崩,可自天熙帝瘫痪在床始,赵赟便已全权处置朝中大事,故而他很快便稳定了因皇帝驾崩引发的动荡。

  紧接着,在朝臣们的‘再三劝说’下,新帝的登基大典迅速筹备起来,赵赟虽要求一切从简,可该有仪式典礼却不能免去。

  大行皇帝归葬入早已准备好的皇陵,太子赵赟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启元,意为开启新的时代,以次年为启元元年。

  而再隔得半月,西南传来捷报,原以为全军覆没的西南大军突然杀出,在定远将军程绍禟的带领下,大败西戎军,逼得西戎一代名将塔鲁自刎于伏虎坡。

  程绍禟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攻入西戎国土数百里,逼得西戎上位不久的国君派出使臣要求议和。

  赵赟龙颜大悦,西南大捷将他近来心里憋闷一扫而空,而朝野上下更是一片喜色,原以为西南军已定,西戎人即将杀破三关,没想到如今却是峰回路转。

  而对于西戎国君提出的议和,有朝臣建议接受,也有朝臣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直捣西戎王廷,彻底让西戎国成为历史。

  为着此事,接连数日,朝堂吵得不可开交。

  赵赟眸色阴沉,凭心而论,他是希望可以彻底抹杀西戎国,但他更清楚,如今国库空虚,朝局未稳,中原各处战乱未平,又有齐、韩二王从中作乱,朝廷根本无力再支撑西南的战事,更加无力接管战后百废待兴的西戎。

  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下了旨,接受西戎王廷的议和请求。

  前线的程绍禟收到旨意时,整个人暗地松了口气。

  “陛下此举,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如今中原各地纷争未平,国库空虚,着实无法再支持西南这边的战事,故而才不得不接受议和。”奉旨前来的前太子府上幕府,如今的参知政事庞信生怕他误会赵赟的无奈,解释道。

  “先生放心,我都明白。”程绍禟如何不知这个道理,不管是他还是镇宁侯,其实都没有想过会籍此机会踏平西戎,如今有了这道旨意,一切便好办了。

  议和之事由庞信接手,而程绍禟则拿着程绍安辗转交到庞信手中,请他代为转交给自己的信函往自己所在营帐方向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将士,那一声声充满敬佩的‘将军’响在耳边,他微微一笑,只觉得一直压在心头上的大石总算是搬了开来。

  当日镇宁侯坚持将大军交托给他,其实还有许多追随镇宁侯多年、对敌经验比他丰富数倍的将领对此不服,期间没少给他下绊子,虽说都是些不痛不痒、于战事无碍的小绊子,但到底也是代表着众人对他的不认同。

  他一声不响地承受了下来,更是从来不曾在镇宁侯跟前提到半分,如今,他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他没有辜负镇宁侯的信任,更加没有辜负新帝对他的厚望。

  只是,当他回到营帐,啜饮了几口茶水,将那封信函拆开一看,当下脸色大变。

  “大嫂被齐王挟持离京,生死未卜”。

  程绍安在信上的这句话刺痛了他的眼睛,更像是有人捏着他的喉咙,教他呼吸不畅。

  他‘呼’的一声冲了出去,一把抓住正要去看望镇宁侯的庞信,急不及待地问:“齐王离京是怎么回事?!”

  庞信讶然,但一看到他手上的信函便恍然大悟,知道必是他的兄弟在信中告知了他此事,故而也不作隐瞒,一五一十地将当日发生的太极宫中的种种,以及韩王、齐王二王离夜逃离京城,返回各自封地,如今二王于长洛城竖起反对新帝的旗帜等事告诉了他。

  程绍禟听罢双目欲裂。

  他不在家中,宫中又发生了大事,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更是事关齐王,绍安与素问根本就是求救无门。

  他在前线为着日后的荣华富贵而奋战,而他一心想要带给她荣光的妻子,却遭逢了此生最大的劫难,如今更是被挟持离京,生死未卜。

  而此时的凌玉,正紧张地揪着帕子,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教旁人看出异样。

  “你果真没有见过韩王?”齐王皱眉,语带怀疑地问。

  “殿下以为,若我当日果真遇到韩王,还能有全身而退的机会么?”凌玉嘲讽地回答。

  齐王脸上有几分尴尬,为着自己有这么一位色\欲熏心的异母兄长而羞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