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1 / 2)





  “我们两手里有没有钱,别人不知道,郑涛和芳芳不知道吗?”郑父攥着分票、毛票摇头。孙子上小学、孙女上幼儿园,学费他们出,两个孩子每次上学要买几样好吃的,也是他们出钱,衣服书包全是他们出钱;儿媳妇隔三差五喝鱼汤补身体,偶尔喝老母鸡汤…纵使他工龄长,工资高,也仅够维持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一家四口日常开支。

  “…我去找女婿借钱。”郑母拿起老头子的手放在自己手心捂牢,一直对老头子点头,“儿子两口子想闯闯是好事,亲家比我们能,儿媳妇娘家亲戚一个比一个聪明,两个哥哥也是人精,不会让郑涛吃亏。”

  郑父抽回手,把钱重新装进铁盒子里:“我们一开始支持芳芳办最好的喜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一分钱也不出。芳芳娘家那边的亲戚全通知喜宴的规格,如果喜宴办的不像样子,我们这边亲戚没脸,你再多问女婿借五百块钱,最好让女婿把老宅子借给我们用一天。”

  “钱我们不能白借给儿子,跟他提出钱养家的事。”郑母难受的腰往后仰,等儿子开的商铺挣钱,她退下来专心带孩子。

  郑父把铁皮盒子藏在柜子里,转身打开门:“到时候让儿子写保证书,我们才把借给他。”

  郑父、郑母一同走到院子里,抬头看艳阳蓝空,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压在心里的石头突然消失。两人脸上不由自主浮现出开心的笑容,家里就他们两口子,待在家里没意思,两人十分有默契去找老街坊聊天。他们脚下的青石板记录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又经受一代代人踩踏,最终一块块青石板断成了几块,用石头堆砌成的院子上长满青苔,合抱粗的大树为住在周边的人们提供纳凉的场所。

  街坊拿着一把扇子坐在大树下聊天,看到郑家父母,远远的和他们打招呼。

  “老郑,你女婿又上报纸了!”一个邻居举着报纸,用手指点上面身着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的小伙子。

  “你女婿要修建一条文明商业街,更好的展示咱们县里的文化风貌。”…

  大家都在夸赞女婿,郑父觉得脸上有光,乐呵呵接过报纸看新闻。上面说修建十字型纵横走向商业街,修建四排两层楼房,优厚的拆迁补偿款,等等。

  “咱们县政府鼎力支持他,大家都在讨论谨裕在哪一个方位修建商业街。”

  “肯定在县中心修建商业街,我们住的地方有些偏离县中心,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建到我们这里!”

  “我侄子在政府里工作,他和我透露商业街占用居民住宅,你可以问谨裕要房子,也可以要钱自己买房子。”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商业街要是修建到他们这里,他们拿到补偿款换一套好房子,说不定手里还能剩点钱。四合院住够了,年轻人想要住两层尖塔斜耸的楼房,这次拆迁正好可以换理想中的房子。报纸上说还没有最终确定补偿款的事,大家猜想一定不会差。

  “老郑,谨裕向你透露在哪里修建商业街了吗?”一个街坊问道。

  一双双目光齐齐盯着郑父,郑父手捏着报纸和他们打哈哈,女婿没和他说,他编都编不出内容和街坊解释商业街的事。他和街坊聊了两句,冲老婆子使眼色道:“老伴,我们去大哥家和大哥商量给聪聪剃小辫子的事。”

  “大哥该等急了,赶紧走。”郑母匆匆回家锁上院门,跟老头子朝大哥家的方向走去。

  逃离一群穷追不舍的街坊,郑父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女婿没有和他们提修建商业街的事,是忘了,还是真的和他们生分了。他敢摸着良心说没有做一件对不起女婿的事,为女婿的事忙前忙后,从来没在女婿面前提过自己的难处,也没有在女婿面前抱怨过。他为了女儿着想,当初没把女婿工作的事办利落,等到女婿认清亲人是什么样的人,他立刻就把女婿提成正式工,他不认为自己亏欠女婿。

  郑母连连苦笑:“刚决定找女婿借钱给儿子买门面房,女婿就要修建商业街。现在儿子买门面房也没有用,大部分顾客去逛商业街,谁来儿子的店里买东西。”

  得了,她不用找女婿用自己的名义给儿子借钱。

  “谨裕要是早和我们透底,我们不会这么纠结借不借给儿子钱,也能早点拦住郑涛和芳芳去找门面房,省得郑涛和芳芳浪费时间看门面房。”郑父紧蹙眉头,不想谈女婿的事,带着老婆子一路奔到大哥家,找大哥说说他这些年受的委屈。

  ---

  “你说在县里修建商业街?”郑桃儿熨西装的手停顿一下,把熨斗放到桌子上,转身盯着丈夫。

  “嗯,”钱谨裕扯开领带,拉着她坐到沙发上,疲惫地开口道,“钱挣多了,总有人会眼红,他们暗中使绊子想搞倒我们,我们防不胜防,这时候我们必须和政府打好关系,有政府护着厂子,坏心眼的人想搞倒我们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和壮子哥他们商量建立商业街向政府示好,商业街的繁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县里经济发展,官员的业绩好看,必定会向着我们。”

  郑桃儿起身绕道丈夫背后替他疏松筋骨,见他眉头舒展才问道:“去沿海城市的计划有没有变动?”

  “我们在群众面前保持正面形象,挣钱的过程中不忘给群众谋福利,给政府修饰面子。到那时我们带着积极正面的形象去南方沿海城市开拓市场,路会好走一些。”钱谨裕后背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抓住她的手放在头上。

  郑桃儿指尖轻重合适按压丈夫太阳穴,眉眼弯弯。前两年丈夫锋芒毕露,最近一年他收敛好多,变成一个儒雅的商人。她知道丈夫只是给自己带上了面具,他心中藏着一把利剑,出其不意斩杀前进道路上的挡路人。

  作者有话要说:求原谅,这一章没有完结,今晚23:40还有一章。还有,我在18:00左右发表新章节,如果大家在14:00之前看到更新,是晋江系统出错了,我没有能力把发过的章节重新设成更新章节,只可以修改章节。

  第39章 第一世界

  郑桃儿见丈夫眉头舒展,从衣柜里拿出一套睡衣塞到他怀里。钱谨裕把睡衣搭在肩膀上,站起来左右摇晃脖子,在妻子催促下走进浴室,等他洗好澡,桃儿像往常一样把他明天穿的衣服熨烫好,并且挂起来。

  钱谨裕斜身靠在衣柜上,眼底含着化不开的甜蜜笑容。

  “你腰没事了吗?”郑桃儿漫不经心摆弄衣柜里的衣服,隐晦的用眼尾余光打量丈夫的老腰。孩子都几岁了,丈夫还和毛头小子一样,一个星期前被她一句‘短了’刺激地苦战到半夜,次日起床丈夫光荣的拧巴腰走路。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么!!!”

  被翻红浪***

  第二天一家三口在客厅吃早饭,郑桃儿憋红了脸连咳几声,当着儿子的面悄悄伸手给丈夫揉老腰。

  钱谨裕不动神色小心侧身:“照顾点另一边。”郑桃儿一条胳膊环住他的腰揉另一边,他喟叹一声,郑桃儿忍不住掐他腰上的软肉。

  安安嘴巴咬着碗,眼睛上翻瞅着作妖的爸爸,搞不懂爸爸为什么每隔几天都会向妈妈撒娇。

  钱谨裕喝完最后一口红豆粥,握住桃儿的手绕到儿子身边,弹小家伙的脑袋道:“跟上。”

  安安快速把碗里最后一粒米抠进嘴里,火烧屁股似的滑下椅子追爸爸妈妈。

  钱谨裕开车载着母子俩沿县城主干道行驶,他眼睛一直环顾四周,注意周边环境。商业街设计组选了三处修建商业街的区域,各有利弊,还没有最终决定在哪里修建商业街。

  “商业街最好选在交通四通八达,人口密集的地方,选在这样的地方保证有密集的消费者,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根据这两个条件,桃儿,你仔细看看周边环境,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在哪个地方修建商业街?”钱谨裕调转车头,重新绕主干道行驶。

  闻言,郑桃儿目不转睛注意道路两旁房屋、道路、人群流动量等。当丈夫又重新掉头开车行驶一遍,离娘家比较近的区域第一个被她排除,因为娘家住的区域虽然人口密集,但是交通不发达。相比较而言,大伯家住的区域道路宽阔,道路纵横交错,处在县城到市里的十字路口。

  有两个县到市里必须经过十字路口,如果把商业街建在十字路旁边,路过的车辆会看到醒目的商业街,让他们欣赏本县商业街的风采。这样一来给县政府装了门面,政府官员心会向着食阁坊。

  “谨裕,”当丈夫开车路过大伯家所在的区域,郑桃儿指着十字路口,详细说出刚刚分析的内容,“…所以把商业街修建在这里最合适。”

  钱谨裕把车停在路边,含笑点头:“我们想到一起了。”

  每次丈夫已经有了主意,偏偏非要听她的意见。郑桃儿两排牙齿左右移动,扭头不想理丈夫。

  钱谨裕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开车到厂里召集主要骨干成员开会。会上讨论商业街选址问题,他客观分析商业街修建在十字路口的优劣。听完钱谨裕的阐述,大家总结出和其他两个地方相比,在十字路口修建商业街的劣势无足轻重,所以大家一致认同钱谨裕的说法。

  既然已经选好修建商业街的地址,他们请工程修建专家以及熟悉项目书方面的人员一起撰写项目书,向政府申报修建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