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末日流亡第35节(1 / 2)





  八十年前, 渔村搭上了走私的歪风, 依仗着这里距离国界线很近的优势,一船一船地运“水货”进来。

  所谓“水货”, 就是走私者把货物装进密封的袋子, 丢在浅海区,然后由小船趁夜打捞, 偷偷运回岸上找人出售。这些东西不是假货,只是没走海关, 不需要缴高额的关税与奢侈品税, 价格相对低廉,利润很大。

  渔民成了这条走私链上的重要环节。

  只要有一个人富裕起来,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

  逐渐的,渔民觉得给别人干活拿钱太少了, 胆子大的直接拉起一批人自己干, 小到烟酒化妆品, 大到彩电冰箱,就没有不敢拉的。没几年形成了盘踞当地的黑恶势力, 把这里闹得乌烟瘴气,抓之不尽,打之不绝, 甚至外省外市人“慕名”过来发财的,简直是生生不息。

  直到华夏国内产业完善,各种东西都能自主生产了, 没钱的人买便宜的国产货,有钱的人找代购或者出国买,这条走私链才终于走向没落。

  蚌港也终于变成了真正的“蚌港”,这里是华夏西南最大的海贝养殖基地。

  又过了十年,商都开始兴起,港口运载需求扩大,在蚌港这边修建了一个外海的人工岛,有了天然的深水港,岛上造了一个工业园区,还修了一座直通商都的跨海大桥。

  人工岛附近的新城区蓬勃发展,老城区不断没落,许多厂区都搬空了,沦为仓库。

  奇方集团高科技生物芯片研究所,正是位于老城区。

  突击研究所的时候,行动组直接在这附近拉了一圈施工的封锁带,加上远处工地轰隆隆的声响,愣是没有多少人注意。

  如果不是那些外籍雇佣兵警觉,估计地下实验室的人连撤退的时间都没有。

  密道出口的仓库附近有一条干涸的河道。

  陆笛站在工地一辆履带吊机的吊车臂顶端,眺望远处。

  这时一辆沾满泥点的小卡车疾驰到吊机旁边,晏龙放下了驾驶室的玻璃窗,向陆笛打了个手势。

  下一瞬间,陆笛就站在了车顶,然后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工地上的车?”

  “借的,本来想用证件抵押……我们有专门应对这种情况的证件,姓名职位年纪都是编的,但我一出现,工地上的人就跑光了。”

  陆笛看了一眼晏龙这全副武装,头盔作战服加冲锋枪的配置。

  一般人根本来不及看清作战服右臂上的国旗标志,不吓跑就怪了。

  这时晏龙拔出信号枪,朝天射了一发。

  红色的烟雾升腾飞起,非常显眼,保证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的人都能看到。

  “会不会惊动那些从研究所逃出去的人?”

  “比起这个,还是恢复联络比较重要,他们找到这里会向工地询问情况的,也能看到你在那间仓库墙壁上刻的字。”

  晏龙一打方向盘,朝工地外飞驰而去。

  通讯系统在十个小时之内都不可能修复,这里距离出海港口太近,而且港口的货运工作人员未必靠得住。

  “蚌港的情况比别的地方复杂。”晏龙给陆笛解释这里的历史。

  如果是祖辈就住在这里的人,每家上一代或者上上代都会有几个亲戚因为“捞水货”蹲过监狱

  。

  虽然大部分人接受了时代的变迁,但是蚌港仍有一批六十岁左右的老翁,每天追忆年少的好时光,怀念那时的钱来得容易。喝醉了就破口大骂,特别是那些穷困潦倒的。

  平时他们也不闹事,就是发牢骚,可如果给他们一笔钱,他们甚至乐意对亡命之徒敞开家门,反正家里一穷二白。

  “别的地方,看到可疑人员会立刻报警,蚌港老城区这边真的不一定。”

  就算不愿窝藏罪犯,也不会多管闲事。

  ——谁知道是不是某个走私团伙的人呢?大家担心被报复,装作没看见,是父辈言传身教的东西。

  “这么复杂?难怪他们会选择这里。”陆笛若有所思。

  卡车颠簸着前进,老城区路面坑坑洼洼,又不平坦,路面上还有渣土残留。

  “仓库前面有停车的痕迹,还是大型车辆。我估摸着,这三十几个人,少说也要一辆卡车或者中巴车才能装下。”陆笛刚才站在吊车顶上看了方向,一边指路一边说,“就是这条路,通往老码头。”

  “所有港口都有关卡,他们想混过去没那么容易,只能利用渔船偷渡到外海,然后再趁夜摸上国际货轮。”

  晏龙把油门踩到了底,一辆小型卡车愣是开得像漂移,穿巷绕街,十分灵活。

  现在是下午三点半,老城区已经陷入了混乱。

  交通信号灯失灵、网络瘫痪、手机直接黑屏。

  堵在街上的车,急着回家却不能用手机付款的人……到处都有人在争吵,就连港口也不例外,渔船出港与回来都需要登记,这些工作早就无纸化了,现在乱作一团。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码头这里的路障关卡是外松内紧的样子,只是查证件。

  晏龙拽了一件卡车上的大号工作服,随便一裹,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显眼,然后跳下了车。

  陆笛干脆隐形。

  “你是谁?”

  设关卡的人还在努力维持秩序,他们也跟指挥部失去了联络,正在焦急,忽然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接近,本能地摸向配枪。

  晏龙抬头报了一长串代码,同时守在路障旁边的人看见了晏龙的头盔与工作服下的那身衣服,倒吸了口冷气。

  “特别执行队,袁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