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他试着安慰道,“太后总是闲不住,你多担待些,至于生子,也不必有压力,咱们来日方长,朕还不急,你把身子先养好,咱们随缘便好。”

  氤氲水雾中,静瑶的脸红似桃花,便轻声应是,依然为他搓背。

  澡很快洗完,他从浴桶中立起,哗啦一声水声,皙长壮硕的身体一下展示在她面前,虽不知恩爱过多少次了,她还是忍不住面红,伸手为他取来巾布擦干,又拿来干净的寝衣要替他穿上。

  岂料才披上中衣,还未来得及系上衣带,就忽然被她攥住了手腕,他将人往怀里带,软烟罗的睡裙贴着他裸露的胸膛,叫心底那股火又窜高几分。

  他的意图不言而喻,眼看薄唇低头就要落下来,她歪头躲过,抿唇笑他,“陛下方才还说不急的……”

  他嘴硬,“是不急,随缘嘛……”说着搂起那细腰就要往拔步床上抱。

  静瑶一面笑他,心里还惦记着要事,上到榻上后忙又道,“陛下且先等等,臣妾还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他吸了口气,道,“说来听听。”

  静瑶咳了咳,便把今日在金明池畔与段家母女商议的事同他说了,“大理王后与三公主都十分欣赏咱们大梁文化,臣妾便提议在大理国设立大梁书院,以促进两国民众交流,也弘扬我们大梁的人文精髓,王后看起来很是赞成,段三公主还说,要把京城有意思的女红及百戏也传过去呢。”

  这个主意不错,宇文泓点头赞道,“如能办成,不失为一件大好事,此举甚好。朕的贵妃心怀天下,实在难得。”

  这样说来便是同意了,静瑶也很是高兴,忙道,“陛下圣明。”

  宇文泓想了想,又给她出了个主意,“此事可叫由李尚林去办,状元郎满腹才学,正好借机在大理王后面前露露脸,这求亲的事,必定能很快有回应。”

  这话说得静瑶一笑,不过倒也有几分道理,静瑶便点头说好,“那就请陛下下旨吧。”

  宇文泓唔了一声,又摸索过她的手往怀中带,“大事可都说完了?说完的话,咱们来议一议私事可好?”

  危险逼近,静瑶倒是想逃,只可惜手被牢牢握住,逃也逃不掉,只能看着他一点点靠近上来,自己彻底成了囊中之物……

  ~~

  皇帝行事颇有效率,第二日午后,就下了旨意,给李尚林安了个新的差事,操办即将在大理国设立书院的事。

  设立一座书院可不是易事,何况还实在别国,李尚林接完旨后,略理了理思绪,觉得眼下首要的,该是同大理国方面进行沟通为好。

  他整理衣装,来到大理使臣们下榻的驿馆,大理方面也得了消息,听说他的来意后,便客气有加的要带他去到另一个地方。

  他有些奇怪,问道,“不知我们还要见谁?”

  大理使臣客气笑道,“此事是我们王后牵头,所以您该去面见我们王后才是。”

  李尚林一愣,这才察觉,自己居然如此猝不及防的要去见大理王后了……

  那可是段三公主的母亲啊……

  身为才及冠的年轻人,难免有些紧张,好在作为状元郎,朝堂之上的谏议大夫,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他一路沉了沉气,进到碧清园的时候,自觉面貌还好。

  时间还早,王后还没出去进行什么活动,听说大梁负责设书院的官员前来觐见,便点头允道,“请进来吧。”

  王后接着在堂中端坐,须臾,就见有一身姿笔挺的官员跟随女官进来,恭敬向她问安,“大梁谏议大夫李尚林,拜见王后。”

  原本第一眼从身材来看,像是年轻人,王后还有些意外,直到听到他的名字,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李尚林。

  这大梁皇帝也是用心良苦了……

  王后点头道,“辛苦李大人为我大理国料理此事,快请坐吧。”

  说完看向堂中侍女,侍女们会了意,立刻给李尚林搬来座位。

  李尚林恭敬道了声谢,这才端端正正的坐了下来,王后暗自打量,见其果然眉目清俊的一副好相貌,乍一看去,与惠贵妃的确有几分相似。

  李尚林有才学,王后先前已经有了解,心想既然皇帝特意制造机会见面,不如借机了解一下也好,便特意问道,“本宫一介女流,又偏居大理,虽久仰中原文化,却只是隔岸看花,设立书院自然是好事,只是这书院到底是如何操办,如何运营,本宫都不甚了解,不知李大人可否为本宫解惑?”

  李尚林自幼读书,也曾在淮南有名的云麓书院求学,因此对书院也是有些了解,加之今早得了消息,也有意做了些准备,此时便从容答道,“回王后,以我大梁为例,一座书院中,通常由山长、堂长、学长、会长、斋长、讲书、经长、监院、掌祠、掌书以及书办等组成。平素从上到下各司其职,教导学生学业,管理学生日常生活。每座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山长个人有极大的关系。但大梁书院属私学,此次在大理设立书院却是由朝廷牵头,所以并不能一味照搬。”

  王后点了点头,有意继续问他,“那不知李大人可有大致想法?不妨说与本宫听听?”

  李尚林道,“在下觉得,书院既然旨在促进两国民众交流,可稍微放低门槛,内容讲学上,也应以普及为主,深入浅出。中原文化虽百家争鸣,但不妨先以推介儒学为主,至于其他,可日后设立论坛,定期推出各家讲学,以丰富书院的教学。至于具体课程设置,还应请两国学者交流后精心制定。”

  王后觉得很是不错,汉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若是一股脑儿都倒出来,唯恐大理百姓会眼花缭乱。而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才能事半功倍。

  今日所谈,与他寻常的差事没什么关联,但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可见是个有想法的人,大理王后心下便觉得很满意,发话说,“今日有劳李大人跑一趟,本宫就将此事托付于你,往后诸事,可与我大理使臣沐大人协商。”

  李尚林恭敬应是。

  看样子,王后的话算是问完了,他正准备起身告辞,不料从身后传来婢女的通传,“三公主驾到。”

  紧接着,便听见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段菁菁笑嘻嘻的迈进殿中,唤道,“母后……”

  余光扫过堂中坐着的人,她忽然一愣。

  那不是……李尚林吗?

  天哪,他,他怎么会在这里?

  她的脸蛋儿唰一下就红了起来,李尚林不是没有瞧见,不过当着王后,硬是没有显出异样,脸上透出得体的笑来,立起身,主动同她打招呼,“见过三公主。”

  段菁菁忙也应了下来,同他打招呼说,“李公子有礼了……你怎么在这儿?”

  声音温柔又甜,方才还是个活泼的姑娘,这会儿陡然间娇羞起来。

  李尚林回道,“陛下任命在下筹备两国设立书院的事,在下此来,专程拜见王后。”

  段菁菁哦了一声,唇角又忍不住微微翘起,眼眸却垂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