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小姑娘想了又想,还是忍不住问道:“大梁女子出嫁早,那是不是……男子也会早早成婚啊?”

  这一点静瑶也不否认,答说,“男子十八岁左右成婚的也有很多。”

  听见这句,段三公主不禁心间一颤,再三犹豫后,终于又问道:“那娘娘那位弟弟呢?他可成婚了?”她记得李尚林也十八了,该不会已经娶了媳妇吧?

  静瑶倒是没料到段菁菁会忽然提到李尚林,笑了笑,答她说,“舍弟尚未成婚,他过去一心搁在科举上,根本无暇他顾。”

  段菁菁闻言哦了一声,不知不觉中悄悄放了放心,他还没成婚,还好还好。

  段菁菁不再问什么了,倒是静瑶,却不由得联想起昨日她送李尚林酒的事来。这小姑娘,几次三番在她面前旁敲侧击的打听李尚林,方才居然问起李尚林成没成婚……

  把这些放在一起,静瑶终于开始在心间猜测,莫非这位段三公主对李家弟弟动了心思?

  这……

  想到这种可能,静瑶倒一时不知该怎么办了,她昨夜同皇帝说,李家配不上显贵赫赫的承恩公府,那换做大理王室的段三公主,岂不更是难?

  而且,先放下身份不说,这距离也是问题,大理国君与王后能舍得最疼爱的幺女远嫁?

  不过这想法只是骤然闪现,很快,静瑶又觉得自己多虑了,如李尚林所说,两人只是两面之缘,且此一别尚不知要多久,就算段菁菁心中有李尚林,李尚林是不是同样的想法呢?

  所幸段菁菁后来没再打听什么,恢复了笑嘻嘻的常态,与她聊起其他。静瑶也就渐渐放下了心中忧虑。

  ~~

  陪着太后在清晖园住了一晚,第二日,赵娉婷便来到太后跟前,要告辞回府了。

  因她还小,此次叫她来清晖园的目的,太后并未提及,但其实彼此心里都知道,只是并未说破罢了。

  只是昨日未见到皇帝,此行也算再无意义了,太后依然客套挽留道:“这园子风光甚好,怎的不多住几天了?”

  赵娉婷垂眸,细声细语的说,“启禀太后娘娘,出门前,家中长辈曾做嘱咐,叫小女要早早回家,不可叨扰太后,眼下已经有幸在园中留宿一夜,倘若再不回去,恐会失了体统。”

  总归是嫡出的正统大家闺秀,这幅仪态没得说,太后便点点头,“也好,那便回去吧,免得叫长辈们担心。哀家今日,等晚些时候也该回宫了。”

  赵娉婷恭顺道了声是,太后又嘱咐韩嬷嬷,“去送送三丫头,顺道跟承恩公夫人问声好。”其余的话不必明说,韩嬷嬷自然会明白的。

  韩嬷嬷垂首道了声是,便引着赵娉婷坐上马车,出了清晖园,回到了承恩公府。

  韩嬷嬷是太后的亲信,从前也是打承恩公府出来的,再回去,面子也是非常大,承恩公夫人朱氏出来亲自相迎,说了好一阵的悄悄话,直到将太后的意思表达清楚,韩嬷嬷才告辞,而承恩公夫人朱氏还欲挽留招待,韩嬷嬷只道:“奴婢还需回去伺候太后,就不麻烦夫人了,请三姑娘好好休息,改日有机会,太后再请进宫中叙话。”

  朱氏笑得温婉,连连道好,亲自将韩嬷嬷送到大门外,眼瞧着她又登上马车,回了清晖园。

  宫里的马车走远了,朱氏则去到了赵娉婷的房中,将丫头们都支后,合上房门问道,“怎的,听韩嬷嬷说,此次没见着圣驾?”

  闻言赵娉婷顿时神色黯然,点头说,“太后安排人带我去到陛下门外,但陛下忙着同人说话,根本没有见我。”

  朱氏听完,心下便了然了,忙安慰自己的女儿说,“听闻陛下一向性子冷些,又忙于政务,见不着便见不着吧,方才韩嬷嬷也同我说了,往后还有机会,你不必气馁。”

  赵娉婷咬唇想了一会儿,终于同母亲说,“娘,我,我不想再去了……”

  朱氏一惊,问道,“怎的就不想去了?你不想进宫了?”

  赵娉婷点点头,若有所思得说,“昨夜我亲眼看见,陛下为那位李贵仪亲手簪花呢,可见他并非冷情,只是不喜欢我罢了,他心里大约只有李贵仪,容不下别人,我去了,岂不是自找没趣?”

  朱氏叹了口气,还想劝她,“这后宫的荣宠,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她年初才晋了位份,现在陛下正在兴头上,也是情理之中,未必就像你说的这样。放心吧,花无百日红,等这阵子过去,陛下就不会这么独宠她了,况且你还小,等入了宫,有的是机会……”

  朱氏话未说完,就又被女儿摇头打断,赵娉婷说,“娘也说我还小,万一还是不成,那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啊……”

  说着又想起昨日的所见所闻,起先是没见成皇帝,回来后还被那位大理公主问话,她怕人笑话,只好自己拼命说谎,惹得心中很是不安;再就是随后陪着太后去到集香堂时,亲眼看见的,皇帝为李贵仪簪花的样子,那一脸的认真专注,那一刻,眼中根本没有别人……

  赵娉婷才刚及笄,并未尝过情爱的滋味,只是世家高门中成长的女子,从小便被灌输乖顺的教养,是以家中长辈希望她进宫,她便也以为那是好事罢了。但昨夜在清晖园中难以入眠,她自己反复回想昨日所见,这才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她不愿再受昨日的羞辱,与别的女子抢男人;其次,她有些羡慕李贵仪,她也想找到一个能用那种眼神看着自己的男子。

  这样的想法实在离经叛道了些,当然不能直接同长辈说出,所以赵娉婷只能同娘亲撒娇道:“娘,我真的不想进宫了,您跟父亲说说罢,我不是进宫的料,我还想在家多陪陪你们呢!”

  其实朱氏原也不是很希望女儿进宫,毕竟这是她的老幺,从小百般溺爱长大的,送进那种深不见底的地方,一年见不着几回面,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只不过夫君与太后想要孩子来稳固赵氏一族的富贵荣华,她一个妇道人家,只有顺从的份。

  但见女儿此时自己说不愿意,这做母亲的心里也开始动摇起来……

  朱氏又看了看女儿哀求的眼神,只好道:“罢了,容我再同你父亲说说吧。”

  作者有话要说:  静瑶:某人是个大灰狼。

  皇桑:谁说的?朕明明是老黄牛,辛辛苦苦开垦沃土的老……

  作者君:不好意思,你的发言因为太污被屏蔽。

  皇桑:……

  ----

  第七十四章

  恩荣宴后, 李尚林入了翰林院任修撰, 虽然只是从六品的官职, 但前途大好,很有升迁希望。

  眼看着宫里的女儿身怀皇嗣,儿子顺利得了功名,李家母亲便安心得操持家宅, 渐渐地,李家在京城的日子也步入正轨了。

  眼看着梨花开完,海棠也即将谢幕, 春日渐远, 初夏渐渐来临。

  繁花谢过,棠梨宫里依然静好,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原本就不怎么严重的孕初反应彻底消失, 静瑶的孕期着实称得上舒适。

  转眼到了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