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明天有番外,俞老板的过去,怎么进得青楼,嫁给王爷啥的,遇见柳思之后的事情放在后面的番外里。

  ☆、番外 过去

  番外过去

  俞家曾是京城有名的皇商,其出产的丝绸年年都供往皇宫,且皇族间赞誉颇高。可这偌大的家业却无女儿继承,俞家主先后娶了五房夫郎,除了正夫为她诞下一个儿子之后,再无子嗣,于是长子俞倾城从小就被当女儿教养,这样哪怕以后招了入赘妻主,也能不让家业落于别人手上,所以她对俞倾城的教导一直很严苛,生意洽谈也从来都让他跟着。

  可是好景不长,位高的商贾总是容易招人嫉妒,于是阴谋便开始一点点滋生。

  那年京城气候突变,俞家桑园的蚕丝收上来的数量实在稀少,织成丝绸勉强能供应今年要交往皇宫的数量,而各商铺却再也无力供货,俞家主一度很愁虑,最后决定从外家进购蚕丝,正巧有一人从南方来,说是家中养了蚕种,有些收成,且急需用钱,愿意大量售出蚕丝。

  俞家主毕竟是多年经营的老商人,并没有妄下决定,而是同那人前去探看桑园,觉得蚕丝质量果真不错,便生了长期合作的心思,而那人又说当地人口稀少,没有像样的钱柜,便请俞家主出镖,带现银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种情况也不算稀奇,毕竟银票只在大城市流通,穷乡僻壤多还是靠现银,于是俞家主欣然应允。

  两人商谈的那天俞倾城也在场,当母亲勘探回来说已经同意对方的条件时,他却有种不好的预感,那人目光太精明,他看着不像是稳妥商人,于是多次规劝母亲转变主意,可俞家主却说他是男孩子眼光,不够长远,不以为意。

  俞家主之后请了京城最好的镖师压着现银上了路,却没想半途遭遇山贼,那伙儿人虽是山贼打扮,但个个儿身手不凡,镖师们一个接一个倒下,而那车现银也被洗劫一空,镖头豁出性命才护送她逃回京城,最后终于伤重死在路上。

  一切都太过偶然,俞家主便惊觉,从一开始就都是阴谋,长子的话一语成谶,不禁悔不当初。不过只是亏损了银两,就算今年收入亏损,俞家家大业大,这样的波折还经得起。

  但是一切并没有结束,一个月后,朝廷剿匪,将当初那处贼窝一网打尽,却在寨子里发现大量私银,而且箱子上明明白白打得全是俞府的印记。

  那批现银从府中运出去时明明都是官银,可唯一能作证的镖师已死,百口莫辩,俞家主便知道,这是被人往死里算计,一切都完了。

  老皇上对于私银这种事深恶痛绝,且俞家又是皇商,更为严重,一怒之下,下令将俞家主斩首示众,家中财产抄封,女丁发配充军,男丁则贬为娼奴。

  那一年俞倾城十五岁。

  行刑那天,母亲就在自己眼前被斩首,五位父亲引颈自杀,追随妻主而去,随后他就被官差压架到京城一家青楼,被鸨公笑着推进楼里。

  他并没有如其他沦落于此的男孩一样自怨自艾,他比别人都看得透彻,进了青楼,就是被人踩进泥里的卑贱存在,他想报俞家的深仇大恨,就必须要出人头地,才能从这泥潭里出去。

  于是俞倾城听话的接受调、教,因为年纪已经足够,半年之后便上台见客。而他面容俊美,嗓音清亮,又拂得一手好琴,加上鸨公有意推捧他,于是只用了半年时间,期间他虽只是寥寥出面几次,却稳赢了花魁的名号。

  十六岁那年,俞倾城的初夜被公开拍售,他有些记不清那女人的相貌了,只记得是个十分富有的财主,那女人毫无怜惜,整夜动作激烈,在俞倾城强忍的痛苦中不停夸赞他的美丽,值她出的那三千两银子。

  那时,俞倾城便明白,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干净了。

  之后的日子,他并不甘于现状,而是不断阅读书籍扩充自己,再加上京城青楼里的客人形形□□,来自五湖四海,他的见识也就越来越宽广,识人的本领也越来越精准。

  后来他坐上京城花魁的位子,世人争相窥看他的容貌,不惜一掷千金求他一夜的也大有人在。虽然次数不多,但每一次他登台露面,便是人山人海,掀卷起一波风潮,说有呼风唤雨之势,也不算夸张。

  可他总是平静的望着那些人,好像让这些女人狂热的并不是自己。

  或者,他的眼眸从进得青楼那一刻开始,便再无波澜。

  二十一岁那年俞倾城遇见了吴王爷,这个女人来时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她满目英气,气质优雅,谈笑间又十分风趣,惹得好多妓子冲她频频示爱,但她却拍出千金,独独找了俞倾城,见面后把玩着手中的折扇,提起嘴角,笑着道:“你就是花魁倾城。”

  后来一年的时间里她也总是来找他,眼神中有不加隐藏的爱意,世人都只道异姓王位高财富,但俞倾城看得清楚,这女人过得并不轻松。他虽居于青楼,但消息灵通,老皇帝对于世袭的异姓王早有忌惮,新皇根基不稳更是如此,已经开始动作打算废掉她的王位,于是他偶尔提点几句,帮她认清形势,吴王爷心下感激,对他越来越欣赏,爱恋也越来越浓烈,最后终是提出娶他为侧夫。

  之后没过几天,俞倾城便接待了另一位贵客,这人打扮成一般富家小姐的样子,行为也无甚纰漏,可那散不去的龙涎香却泄露了她的身份。

  老皇帝已经退位,新皇登基两年,俞倾城心下明确却,却不动声色。

  皇上与他彻谈了一整夜,对于俞倾城的淡定睿智十分欣赏,他虽是青楼妓子,却与其他男子不同,有些见解却比好多臣子都通透,某些事情,寥寥数语,便能说的人豁然开朗,而且容貌着实俊美,于是皇上赞赏之心更甚,便想将他收入后宫。

  若俞倾城是那种爱慕虚荣的男子,定会觉得这是天大的喜事,可他不是,若是陷入后宫,便比在青楼还凶险,是真的不见天日,于是俞倾城装作对她的身份无知无觉,婉然拒绝。

  但三天之后,他还是收到了皇上的诏书,封他为才人,吴王爷听说此事,终于在朝堂奏本,说明两人已有婚约,皇上当然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他人夫郎,只能就此作罢。

  一个月后,俞倾城从青楼出嫁,因为身份低贱,所以他虽为王爷侧君,却并没有迎亲的队伍,只是坐着一顶花轿,安静地从偏门入府。

  洞房花烛夜,吴王爷掀开他的喜帕,眼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可俞倾城看得清明,那双眼中更多的是一种得意,就像别人挣破头的传世名品,最后却归自己所有,放在眼前端详,志满意得。

  也罢,他最开始就存了利用她离开泥潭的心思,也并没有为她动心,以后为她排忧解难,就算报答这份恩惠了吧。

  吴王爷到底还是喜爱俞倾城,再加上他处事冷静稳妥,她需要他帮着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婚后便将王府的府印交予他保管,任他处理府中事物。

  吴王爷当时并没有正夫,只有几个侍夫,俞倾城接了府印,就是王府地位最高的男主人,而他也确实兢兢业业地履行这份职责,将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到底还是帮家人报了仇,俞家垮掉之后,新的皇商选出,而俞倾城还在青楼时就看过,那家主正是当时来找母亲的人。于是借着王府势力,他使了手段,让那家人因为与当年同样的理由被抄封,而家主就在母亲喷洒鲜血的地方身首异处。

  他当时坐在轿子里,只撩帘看了一眼,便摆手叫人起轿回府,心中却并无太大波动,只是隐隐有些释然。

  新婚后整一年,吴王爷都对他爱意不减,两人常坐于亭中,王爷喜欢听他抚琴唱曲,他便从不拒绝,而王爷则以笛声相和。她也十分疼爱他,不只是床笫间,就是平时也经常带他出席一些皇族高官的聚会,由此俞倾城结识了不少位高权重之人,推杯换盏间,数番言语,就昭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就是不少看不起男子的女人也不免对他生了赞赏之心,时间长了,这些人便会登门拜访,为的就是和他交谈,请他出谋商讨事宜。

  吴王爷最开始就是欣赏俞倾城的这份睿智,但随着拜访王府客人的增多,她心里开始不舒服。

  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聪明了,他比女人都强,反倒衬出自己无用。而且他手里把持着王府大权,若是他对自己有二心,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于是猜忌的种子悄悄埋下,可吴王爷到底还是爱他,便提出赐他为自己诞下孩子,俞倾城怀了孕,放在其他事上的精力就不会那么多,而且她也确实想要一个属于他们俩的孩子。

  本来皇族长女应由正夫所出,但吴王爷坦言自己近几年并无立正夫的意愿,所以这个孩子可以让俞倾城来生,大不了长子为庶,这是对夫郎的一种恩典。

  俞倾城知道她心里所想,最近王爷对他的忌惮都他都看在眼里,为了消除这些顾虑,他同意喝下送子汤,与王爷行房。

  可是他怀孕的消息最终走漏了风声,皇上得知此事,反倒加紧了对吴王爷的压迫,俞倾城后来甚至怀着孕还彻夜与王爷商讨办法。皇上的计谋没有凑效,终于失了耐性,强势立下诏书,让自己的皇弟嫁与吴王爷为正夫,择日完婚。

  那时,俞倾城已有六个月的身孕。

  一个月后,皇子风光入门,与俞倾城当初不同,皇子进门时简直是普天同庆,正夫婚礼的套路一步不差,喜乐整整凑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