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节(1 / 2)





  这个字他倒是吐字清晰。

  屋中所有人都看到他这番作态,也听清楚了他说的那个字,赵延煜兄弟三人眼中立时就起了怒气。

  赵延煜走过去,拿过于氏手中的碗,不满道,“爹,娘好心好意给你盛汤。您就算不想喝,也不必如此伤人。”

  倒是于氏劝说他,“你爹生病,这么久不见痊愈,心情烦躁些我能理解。”

  看向赵延煜三人,提议道,“这样吧,反正你们爹也不喜我。让人送他回蕊儿那边去,他以前最喜欢蕊儿了,那边还有个孩子呢。你们已经大了,别和那孩子争。”

  听到蕊儿,赵瑾越发激动,对着听到于氏吩咐后上前来搬他的随从怒目而视。

  于氏见了,催促道,“你们快点,老爷等不及了。”

  微微挣扎的赵瑾很快就被人强行带了出去,于氏随手将方才给她擦嘴的帕子扔到了给赵瑾吐东西的盂中。

  傅清凝余光看到,面色不变,含笑招呼众人吃饭。

  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于氏端着茶杯,淡然道,“等过完年,你们也不必再告假侍疾了。你们也看到了,你爹除了那些丫鬟,再不让别人近身的,你们留在家中,其实也只能看着……他一辈子好美色,看不到那些丫鬟心里郁结,于病症无益。所以,延展和延善你们俩还是搬回去住,那边点卯近些,这边太远,你们每日来回太累,抽空回来看看尽心了就行。延煜你虽是长子,但我和你爹跟你一起住就行,你也别再告假,每日回来过去看看他也就行了。”

  “他变成这样,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总不能全家人都守着他,等他病好?”

  赵延展欲言又止,“娘,爹他这么对您,我……”

  于氏抬手止住他未出口的话,“别提这些,听话,明日就带着瑛宝回娘家去,之后就回翰林院那边,该拜访的去拜访一番,别看过年这些天不用点卯,时间过得很快的。”

  又看向赵延善,“延善,过完年之后,我打算给你说亲,你可有什么想法?”

  赵延善起身,眼神左瞄右瞄,很明显心虚,于氏讶异,她本就是随口问一句,没想到他还真有。

  于氏就笑了,“是不是有心仪的姑娘?刚好今日一家人都在,说来听听,要是合适,娘就去给你提亲去。”

  这么多人面前说,赵延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听到于氏最后一句,他有些高兴,“是我院子隔壁的古姑娘。”

  于氏哑然,她看向纪瑛儿,“你听说过吗?”

  纪瑛儿含笑点头,“三弟隔壁那家确实姓古,古大人是翰林院中的主薄。更多的我就不知了。”

  赵延煜突然出声,“我知道他家。古大人是举人候补进翰林院的,去年和延展他们一起入职。”他面色严肃,“延善,你怎会认识他家的姑娘?”

  于氏惊讶地看着他,赵延煜少有对弟弟这样严肃的时候,忙问道,“延煜,可是有什么不妥当?”

  赵延善有些着急,“她爹如何,和她没有关系。”

  看来这人还是有些不妥当,要不然赵延善这么着急做什么。

  于氏面色慎重,“婚姻大事,关乎一辈子。尤其如今你们已经入朝为官,姻亲关系何等要紧,不能让你们胡来。延煜,你来说!”

  赵延煜没说,扫一眼那边的邱氏母女,意思不宜让她们知道。

  于氏瞬间了然,看向垂着头努力缩小存在感的两人,“实话跟你们说,过完年我不打算留你们再继续住下去。”

  邱氏闻言一急,反射性的就看向赵瑾的位置。见人不在,忙道,“我们母女现在身上一文钱都没有,你这样赶我们出去,跟让我们去死有什么区别?”

  她大概是太着急,语气一激动,就带着点质问的意思。

  于氏身子往后一靠,闲闲道,“你把我儿子害得那么惨,就是送你去死,我觉得也说得过去的。”

  邱氏一片茫然,转眼看向赵延喜,见她吓得低着头不说话,只吃面前那盘点心,明明更远一点有她喜欢吃的豌豆黄,她却看也不看,和一开始进京城来自顾自吃饭的模样已大不相同了。

  “我错了,我就不该来。”邱氏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不知是为了女儿的委屈还是真的害怕,“大嫂,你原谅我好不好?”

  “不好!”于氏一口回绝,“你们自觉一些,自己收拾东西走,别等着我让人赶你们出去,那就太难看了。”

  邱氏哭音一顿,转眼看向屋中所有人,“所以,这两个月来我委曲求全,你们就一点都没有心软?”

  屋中没有人答话。

  半晌,邱氏拉着赵延喜起身出门,一句话都没有。

  见人走了,于氏看向赵延煜,很明显是等着他说那古家的情形。

  赵延煜看着邱氏母女的背影,于氏冷笑一声,“你们放心,她们舍不得死。前些日子一分钱没有,发霉的饭菜她们也能吃的下去,因为她们没地方去。现如今你们父亲来了,他身上总会有银子补贴她们母女的。”

  最后一句话,语气嘲讽,“认真说起来,我也好多年没从你们父亲手中拿到银子和礼物了。”

  此话一出,三兄弟面面相觑。赵延展低声道,“我也没有。”反倒是把于氏给的银子贴了不少给他。

  于氏讶然之余,又不觉得意外,“这么一说,要不是她是你二婶,且她年纪也大长相不好,要不然我会以为……”

  赵延煜及时打断她,“娘!胡说什么?”

  于氏清咳两声,“都是一家人嘛,这里又没外人,说错话有什么要紧?你倒是说说古家的情形啊。”

  赵延善垂着头,有些紧张的捏着茶杯。

  赵延煜看他一眼,语气平淡,“古大人今年入翰林院,我会知道,皆是因为他有个女儿是刑大人妾室。我为刑部官员,对于尚书家中的事情也知道一二,这位古姨娘是七月入府的,古大人八月搬进翰林院官署。”

  所以,这完全是送女做妾换前程。

  赵延善紧张道,“大哥,她姐姐是因为被刑大人救了,才会委身做妾,她们家也就她姐姐一个人给人做妾而已。”

  于氏皱眉,“身份不够想要攀亲,也只能做妾了。”

  赵延善不说话了。

  他本就沉默寡言,但此时垂着头,莫名就从他身上看出一股沮丧的感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