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第45节(1 / 2)





  说起这事,谢夫人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一路交谈,从山脚开始,都没停过,引得谢维和陈岩看过来好几次。爬到山腰时,谢夫人有些累了,陈岩忙给义父告了罪,上前来亲自扶住谢夫人,这才听见她们说的全是科举的事,也竖起了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谢维落了单,看着后头并肩而行的三个身影,才不肯承认自己吃醋了呢。他清了清嗓子:“囡囡,寺庙在山腰,我们先去拜了,然后就去山顶看看,午饭就在山顶用吧。我让人把东西搬上去,你来瞧瞧,那些是必须要用的。”

  得知要出来游玩两天,还会野炊,陈苗苗就备了许多东西。听见谢维的话,她忙加快几步,上前来按照自己之前编好的号让人将东西抬了上去。随即谢维又问陈苗苗最近饭堂的事宜,又问凌云食肆还开不开。

  “开,待重新装潢后就开。”陈苗苗笑道。

  谢维有些奇怪:“怎地突然又要重新装潢?”

  在没有确定幕后之人的时候,陈苗苗和江楚商议好,凌云食肆着火的事情不对外宣扬,她也约束了下头的人不准乱说。如今她只是道:“上回不是得了许多书画,正好能借借这东风。这食肆以后也不做之前的套餐了,索性就一并改了。”

  “可有新的打算了?”

  陈苗苗胸有成竹:“自是有的。不过,我还打算置办个庄子和田,还望义父指点。”

  谢维点头:“地乃根本,容与此番中了之后,这地也不必纳税,很是该置办些。依我所想,此处可置办些,往后陈岩去京里的可能性大,京里也可置办些。”

  陈苗苗一想,也觉如此,便托了谢维帮打听。父女两谈着谈着,就已经来到了红叶寺。

  红叶寺之所以得此名,就是因为这寺庙里外,甚至于延续到山下,都种了许多枫树。若是深秋过来,这里透天的一片红色绵延不绝。如今才是七月,倒是还是郁郁葱葱,虽没有那等美景,却仍旧让人心旷神怡。

  已过了中元节,寺庙里的人也少了许多。闻着松香味,只觉人都宁静了许多。陈苗苗陪着谢夫人一路上了香,从后门出去,往山上去了。

  谢夫人已经有些走不动了,几乎是被陈苗苗和陈岩给搀上去的。等到了山顶,坐在树荫下,喝着陈苗苗给的酸梅汤,谢夫人这才觉得活了过来。而这会儿,一股隐隐的香味传来,她这才觉得肚子已经饿了。

  “义母,这是我姐做的饭团,您尝尝。”陈岩双手将一个油纸包捧了过来。

  谢夫人一瞧,只见那米饭包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白团子。轻咬一口,外层的米饭十分紧实,里头有炒得蓬松的肉松、嫩嫩的新鲜黄瓜、切成丁的玉丹肉、沙沙的咸鸭蛋黄、咸脆的芥菜丝、酸甜开胃的酸梅等,还淋了专门的酱汁,这一口下去,感觉体会到了人生百味。

  作者有话说:

  第89章 千层葱油饼

  饭团只有巴掌大, 但是这里头的馅料可真是十分丰富,又压得紧实,这些东西即使凉了也不怕。若是平时, 谢夫人兴许也就是一个饭团的食量,不知道是因为今日爬了山特别累,还是这饭团实在是爽口, 一个吃完,谢夫人竟也只觉得五六分饱。

  另外一股香味又飘了出来。谢夫人这会儿也不必人扶了, 自己走到了陈苗苗身边。

  陈苗苗面前铺了一张大油布,油布上放着好几个荷包包着的小菜,或是香油拌的千张丝,或是手撕的盐焗鸡,又或是一些卤味, 琳琅满目。他们本也不打算在寺庙里头住,等会儿就下去郊外的庄子上休息, 故而这会儿也没甚忌口,众人坐下来大快朵颐。

  正在吃得开心之时, 只见山径上有人又上来了。陈岩不经意看了一眼,忙站了起来:“江夫子?”

  谢维瞧见江楚,也站了起来:“江贤侄也来这边踏青?”

  江楚一走完山径,一眼就瞧见了树荫下那个跪坐着的身影。今日她没有穿平日的蓝布衣裳, 而是穿了一身柳绿色。较之七夕时穿鹅黄色的她, 少了两分娇俏,多了两份沉静。他分明看见,她在看见自己的那一刻, 立刻放下了刚咬了一口的食物, 转过身去。

  别人都见过江楚, 唯独谢夫人这是第一回 见。瞧见江楚一身缥色长衫,头发上唯独簪了一根白玉簪,清风朗月地过来,她眼前一亮。这大夏天的,瞧见美男子,顿觉清爽了不少。她默不作声地看着谢维和陈岩与他寒暄过后,他又朝她们这边走来。

  江楚执小辈礼,恭敬地冲她行了一礼,自报家门,举止进退十分得当。能被丈夫称作贤侄,那岂不是世交?谢夫人越看越是满意,忙虚扶了一下:“江贤侄不必多礼。”

  江楚这才起身,最后冲陈苗苗揖了一礼:“陈姑娘。”陈苗苗忙回礼。

  方才谢夫人没留意,这会儿瞧见两人见礼,才发现两人穿的都是青色系的衣裳,这一拜一回,颇为顺眼。若这是对拜那就更养眼了。这模样,这气派,恰恰好一对啊。谢夫人心下有了计较,却按捺不动。

  有长辈在场,又是在外,并没那么严格的男女大防。江楚被谢维邀到他那边坐下,对面恰恰是陈苗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正落在她的头肩上,仿佛洒了一身的碎金。她双手捧着一只白色的大团子,正双手捧着小口小口地吃着,看着很香的模样。

  “江贤侄怎地来了此处?”坐下后,谢维问道。

  江楚十分自然地道:“早上出城有事,正好顺路送山长去老友家,归来正好路过此地,便上来上一柱香,顺便就上山顶来看看。”

  是吗?她还记得昨日给某人说过今日要出城上香,这也太巧了。陈苗苗默不作声地夹起一片卤藕,一边吃一边悄悄竖起耳朵。

  谢夫人听了一会儿,大概判断出江楚应是书院的夫子。这么年轻就能当夫子,这学问应是十分不错。至于曾经来拜访的江大人,谁知道是哪个姜,谢维她们不提,她根本想不到那里去。如今她留意着江楚的举止,心中暗暗点头:这人果然不错。

  还是回去找夫君再打听打听,谢夫人收回注意力,察觉到身侧的陈苗苗默不作声,便道:“囡囡,可还有饭团,也给江夫子拿一个。”

  “有。”陈苗苗放下手里的东西,拿起旁边的的餐盒,递到了江楚面前,“江夫子,请慢用。”

  旁边的陈岩适时地递过了一张油纸。江楚接过油纸,拿起一个饭团。咬一口,果是她的风格。谢维又让他随意吃,不必拘礼。江楚谢过拿起筷子,夹起一片她方才夹过的藕。一口咬下去,藕里面吸饱了卤汁,少了清脆,多了些卤香,还有微微的辣意在舌尖跳动,却让人欲罢不能。

  瞧见他夹了藕,就知道某人一直在暗暗注视着自己。什么巧合,分明就是某人蓄谋。陈苗苗再不想理他,听到他们提起科举,随意抓了个话题便道:“义母,你说这个饭团可以考试的时候带吗?”

  “不行。”“不妥。”“不可以。”“应是不可以的。”在场的人齐齐开口,江楚的回答最长。

  其实陈苗苗问出来就发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忙揭过:“倒是想起了方才义母所述,应是要打开检查?”

  谢夫人含笑点头:“是的。而且每个都要拆开。所以最好的还是那种一眼就能瞧清的食物,最是不会出问题。”

  这样说起来,饼是最合适的。但是让他们真个就用大饼卷葱蘸酱,熬过九天六夜,这也太惨了。可是,还能带什么呢?

  谢维他们闲话一阵,就诗性大发,开始做起了诗。谢夫人拉着陈苗苗说起了衣裳料子,钗环脂粉等。这说着说着,太阳已经西斜了。待到他们收拾好东西下山,日头已经薄近西山了。

  红叶寺离城还是有些距离,这会儿赶回去,到城门的时候怕是早关了。谢维他们诗正说到一半,哪肯放江楚离开,便邀了江楚一并去庄子上。江楚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谢家的这个庄子应当是经常过来的,打理得像个别院,一应物事都是齐全的,就连庄子上服侍的人都是齐的。

  谢夫人先领着陈苗苗去安置,指使着下头的人团团转。陈苗苗默默地在一旁看着。待谢夫人离开,她看着屋中处处妥当,不禁感叹这古代后宅技能也是学问满满啊。

  谢夫人刚回房,路嬷嬷也回来了。她本是去帮着归置江楚和陈岩屋子的,这会儿竟这么快回来了。谢夫人坐直身子,便见路嬷嬷笑道:“他们两个皆说不必让丫鬟服侍。江夫子的几个属下,也已安置在客房中了。”

  陈岩那头,谢夫人心头有数。江楚这头也不让人服侍?谢夫人心下稍有些满意,但仍旧不能放心。毕竟他这是在外做客,谁知道在自己家什么样,还得细打听。

  谢维就没有通房侍妾,所以谢夫人很是不喜欢那些莺莺燕燕。当日与陈安妻子谈起儿女亲事,也曾说过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小两口互相扶持,夫妻和美。好不容易瞧见一个堪堪配得上筠丫头的,她岂能错过,只吩咐路嬷嬷去准备晚饭,自己特意在房中等着谢维回来,从他们作诗为话题入手,不着痕迹往江楚身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