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咸鱼女配只想开饭堂第41节(1 / 2)





  陈苗苗立刻挺直了脊背,又对着众人朗声道:“各自回位,拿出你们的精气神来。”

  学子们昨日便得到消息,今天饭堂要开了。下课后,众人纷纷顾不上别的,都一窝蜂地往饭堂而来。往日他们只知道这里修了个饭堂,但从未有人进来过。其中,赵时休和郑立询绝对是最积极的两个。

  饭堂的正门是四扇开合,算是很宽敞了。两人并肩走进来,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眼光。

  里头一排一排的桌椅,桌上依旧放着造型各异的瓶子,这都在凌云食肆见惯了。不一样的是装潢。饭堂的墙壁虽然粉过,但是如今挂上了诸如蓑衣斗笠、圆簸箕、筲箕之类的用具,还挂着一串串的大蒜咸菜之类的。墙上的画并非高冷雅致的,反倒只是简单的大宣纸糊在墙上,一面是一群鸡领着小鸡在觅食,一面是鸭鹅下水嬉戏,旁边还有三两孩童在玩乐,远处是远山绿树,田间还有农夫在劳作,院中还有妇人在纺织。这一切,仿佛真让人置身农家一般。

  而最里面做了一个几字形的柜台,柜台上全是供人选菜的地方。陈苗苗将几字台分成了好几块,每一块都悬着招旗。

  赵时休和郑立询走上前来,一一看去。几字台的左面分成了两块,分别是江自流和卤菜。而几字台的正中是面食和小炒,几字台的右边就是自选套餐区。每个招旗上都画着每个区的主打菜,旁边立着菜单板,上面写着价格。因为有书院的补贴,所以价格都比在食肆内要便宜不少。

  那还等什么?赵时休二话不说就来到肉最多的卤菜区:“请问这个是什么?咦,你不是金榜题名食肆的那个大婶吗?”

  作者有话说:

  如果你突然打了个喷嚏!

  第81章 干炒牛河

  站在卤菜区后头的人不是别人, 正是金榜题名食肆之前差去买烤鸭的邵婆子。当时胡掌柜当着众目睽睽应允她买了烤鸭之后就让她去前台打菜,她倒是去了,但是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当陈苗苗招工时看到她的时候, 特意问过她,她本人也只知道这么多,还说自己其实后头去求过情, 但是胡掌柜就是不松口。后头陈苗苗去打听了下,得知当时金榜题名食肆想要拉生意, 就问过许多学子意见和建议,几乎每个小二和食娘子都被吐槽了,唯独这位邵婆子,因为太过实在,打菜手从来不抖得到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 所以她就被解雇了。

  得知这个原因后,陈苗苗沉默了, 回来就收下了她,让她继续干老本行打菜。如今邵婆子穿着陈苗苗专门给饭堂定制的衣裳, 头发也梳得油光水滑,整个人看上去干干净净。瞧见赵时休指的菜,她笑道:“这是掌柜用新口味做的烤鸡,叫做奥, 奥……”她怎么也想不起那个词怎么说, 突然想起陈苗苗之前的叮嘱,笑道:“是一种蜜辣味的烤鸡。”

  蜜辣味?赵时休立刻想起之前炸鸡的甜辣酱:“我要这个,怎么算来着。”

  邵婆子笑道:“掌柜说, 每个学子限购一份。”

  居然还限购。赵时休立刻要掏钱, 邵婆子拦住了他, 将一个鸡腿放到了他的餐盒里,指了指对面自选套餐区旁边的柜台:“您打完所有菜,一并到对面的柜台去付钱就行。”

  这和凌云食肆的法子又有些不同了。不过这菜琳琅满目的,也比食肆里面更多。赵时休开心地拿起餐盒,直奔郑立询那边去:“郑兄,这小炒又是什么?”

  郑立询还没说话,里头的厨子已经将郑立询的餐盒递了出来:“客官,你的干炒牛河。”

  赵时休凑了上去,瞧见那一条条的米皮上了色炒得十分蓬松,牛肉一大片一大片的,浓郁的香味扑满鼻尖。他立刻看向那厨子,将餐盒递过去:“我也要一份。”话音刚落,他瞧见面前人的模样,又愣了:“咦,你不是前日比试时,金榜题名的大厨吗?怎么会在此处?”

  赵大厨但笑不语,接过餐盒:“这里有很多种小炒,你要方才那位客官点的干炒牛河吗?”

  赵时休定睛一看,只见写了好几排。他看到上回那牛肉铁板烧,立刻道:“要这个牛肉铁板烧!多放点儿青椒和胡葱!”

  赵大厨拿起旁边腌制好的牛肉,用大勺舀起一些油开始滑锅。灶是小灶,但是火被旁边的小徒弟烧得旺旺的,赵大厨炒的时候还颠起了锅。看着那菜在空中纷飞,两人都看住了。半晌,赵时休才收回视线看向郑立询,压低声音道:“他怎么也来饭堂了?”郑立询摇摇头,继续寻觅起了新的菜。

  这个问题一直到他们去结账的时候,才被陈苗苗揭开。原来陈苗苗那日回去就贴了招工告示,还专门让人牙子帮忙留意下人。结果次日,一大群金榜题名食肆的人上门要来应聘。她也是问了才知道,因为饭堂要开了,金榜题名食肆自然没生意了,老板要将这饭店改成文房四宝店,他们这些人自然就没了着落,就都来这边试试了。陈苗苗挑了几个手脚干净还十分勤快的人,其中就有赵大厨和邵婆子。

  两人正在啧啧称奇,付完账端起餐盒往餐桌走时,瞧见一个人从侧门抱着一个大筐进来,笑着冲陈苗苗道:“掌柜,碗盘都洗干净了,可还有活要吩咐?”

  郑立询忙拉拉赵时休的衣袖:“这人不就是上回说是吃坏了肚子,后头被华老大夫救下的那个人吗?”

  瞧见他听了陈苗苗吩咐,风风火火地拿着东西继续去干活的精神样,怎么看都和上回那病怏怏的模样联系不起来。赵时休感叹了一句:“果然是好人有好报,掌柜姐姐那日救了他,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对了,今日的饭食,好似比在食肆里还便宜。”

  旁边相熟的学子笑道:“书院每顿饭每个人补贴十文钱,自然是比外头要便宜。虽然今日还是没有虾饺,但是有上回出去比试时吃的那个烤饼,还能买了卤菜让人切好调味夹在里头。我想这一口想了好久了,今儿个总算又吃上了。”

  还能这样吗?这也太爽了。米饭是很好吃,但是这里还是许多北地来的学子,对于面食十分钟爱。赵时休偶尔也会想吃面食,听闻这话暗暗下定决心,晚间就这样吃。

  不过目前嘛,他要做的就是先好好吃面前这顿饭。之前陈苗苗做过蜜汁烧鸡,表皮都涂了一层亮闪闪的蜂蜜,但是这个蜜辣烤鸡外头却没有料汁,鸡肉烤成了暗红色。咬下去的那一刻,甜、咸、辣在舌尖上三味合一。鸡皮烤得有些柔韧,鸡肉一点儿也不柴,就连最里头都入了味儿。这烤鸡,怎生如此好吃!他宣布,这是他今日最喜欢的菜没有之一!

  对此,郑立询有不同的意见。河粉炒得蓬蓬松松,酱料的美味完全渗透到了里头,牛肉又十分鲜嫩,这么大一盘,又能当菜又是主食的,他觉得自己完全不用吃别的东西了。只是,这河粉吃起来,跟凉皮有点儿像。

  吃过饭,两个人去拿切好的寒瓜时,郑立询专程问了下陈苗苗。陈苗苗笑道:“我们的凉皮是用面粉做的,而河粉是用米做的。”

  口感如此相似,居然是不同的东西做成的吗?郑立询忽然对早上夫子布置的“君子和而不同”这个题目有了些见解,用过寒瓜,就拉着赵立询匆匆回了院舍准备动手写文章。

  他们刚走进院舍,就瞧见里头管宿寝的夫子正领着两个人立在院中。

  许是身后有脚步声,那两人转过身来。郑立询和赵时休立刻认了出来,齐齐揖礼:“江夫子。”

  院中的人正是江楚和穆天。陈苗苗第一回 进饭堂那日,他们发现有人在竹林里窥视饭堂,穆天一路追到学子所居的院舍后,因发生了些意外便不见了。江楚当即领了穆天一路寻过来,刚寻到此处,便得到了京中和青州传来的消息。江楚便让穆天先来看,他先回去处理那头。

  京中是圣上批了密折后下发的密旨,吩咐他继续追查三年前之事,务必揪出幕后黑手。而青州那边的消息就有些令人振奋了,他们寻到了陈安曾经一个老仆的踪迹,好巧不巧,那老仆就在临城辖下的某县城,距离临城不过一日工夫。江楚便亲自领人去了,今日刚回来,便领了穆天过来。

  穆天这几日将附近都勘探了一遍,包括那日突然出现的送灯油的人。灯油确实每次都是那个时辰送,那日确实是一个巧合。而因为学子院舍人数众多,来往的人也多。穆天寻了许久,今晨终于在这个院舍的外院墙靠墙檐的角落处寻到了一个淡淡的脚印。

  江楚特意去瞧了那个脚印,随即便去寻了管宿寝的夫子,以考察净房的名义,让他开了门。方才他们假借选址的名义把院子看了一遍,见那院墙脚印的位置对应的里侧,正对着一根廊柱。穆天借口问其他的事情,引了宿管夫子到旁处。江楚从上到下将廊柱查看了一遍,只见那廊柱上端一人多高的地方,果有半个鞋印。

  这个廊柱包括这面墙,都只有半个鞋印。江楚的目光扫过那墙上阖起的窗户,眸中一暗,便绕到院中准备来问宿寝夫子,就见郑立询他们回来了。

  刚才江楚还在想用什么借口进去,这下正好。江楚点了下头,状似不经意地问道:“用完晌午饭了?”

  赵时休上回书画比试时被江楚点拨了那一回,对江楚十分推崇。今日见江楚居然如此关心他们,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是,是啊。如今饭堂开了,来回的时间也短了。”

  江楚看向郑立询:“饭堂如何?”

  郑立询那日见到江楚的一手画,也是十分憧憬,闻言十分谦虚:“掌柜准备了很多菜,比在食肆里还要多。书院补贴了一些,所以更便宜。味道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好。”

  果然,她是最适合饭堂的人。江楚应了一声,又扫了面前的房间一眼:“你们平时住得如何?夏日可热,更衣可方便?”

  两人这两日都听说了净房改造之事,不期然江楚居然亲自来看,忙打开了房门,请了江楚进去,一一讲了一遍。

  见两人的房间在北边,江楚默不作声,转了一圈。正巧这时住东边的学子也回来了,听闻江楚来关心他们起居,也都请了江楚进去瞧。江楚转了一圈出来,看向西面:“那边是住的谁?”

  话音刚落,只见陈岩和顾明轩并肩归来。瞧见江楚,两人的脚步齐齐一顿,远远地揖了一礼:“江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