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结果才刚进屋,迎面便和郑令清撞上,郑令清手里拿的风筝摔到地上,元清蕊弯腰拾起,郑令清见是她,哼一声:“风筝我不要了。”她不但不要,而且夺过风筝往脚下踩。

  众目睽睽之下,元清蕊只觉得脸上火烧一般烫,攥紧巾帕,手微微发抖。

  令窈适时出声:“五妹妹,元姐姐好心替你拣风筝,你何必咄咄逼人,跟乡野泼妇一般。”

  令窈不开口还好,她一开口维护元清蕊,郑令清只觉得胸中怒火汹涌,更加生气:“我爱对她怎么样就怎么样,四姐姐若是心疼,便回你的碧纱馆心疼去,来我这里耀武扬威算什么?”

  三奶奶虽想偏袒女儿,此时碍于情面,不得不出声:“清姐,不得对你四姐姐无礼。快向你四姐姐以及清蕊姑娘道歉。”

  郑令清跺脚,拔腿往外跑:“我就不!”

  三奶奶吩咐人:“快,跟着五姑娘。”

  郑令清一离开,室内安静下来,气氛颇为尴尬。三奶奶扫一眼对面坐着的令窈,见她怡然自得,并没有发作,三奶奶松口气,视线落到元清蕊身上,双眉微蹙。

  元清蕊今日打扮,受了鬓鸦提点,比寻常打扮更为脱俗,衬得她五分姿色显出七分姿色的清丽。

  她身上穿的,头上戴的,皆是好物,一改入府时的穷酸。

  三奶奶想到郑令清日日哭诉元清蕊占了碧纱馆的富贵,此时一看,清姐果然没说错。

  小郡主虽可恶,但她年纪小,行事轻狂些,也不是不可原谅。可元清蕊身为外府女子,不但不讨好府里众人,而且整日里攀炎附势,围着一个小姑娘转,着实令人鄙夷。

  元清蕊为了避让三房,许久不曾来三房问好,路上见了,也只是淡淡打个招呼。三奶奶最记恨别人瞧不起她,认为元清蕊有了令窈做靠山,便不再将她三房放在眼里,抛出来的话含酸带醋:“清蕊姑娘是贵客,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了?”

  元清蕊何尝听不出她语气里的嘲讽,暗骂三奶奶不知好歹,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女儿,亏她刚入府时还以为三奶奶是个善人:“听闻三老爷回府,特来问安。”

  话音刚落,有人从正屋台矶而来。元清蕊往前看去,望见一个穿黑镶蓝袍的男子掀了纱帘,身姿伟岸,仪表堂堂,三十左右的年龄,依旧像个少年郎。

  他一进屋来,学小厮模样,给三奶奶作揖:“问夫人金安,数月不见,夫人越发貌美动人。”

  三奶奶捂嘴娇笑,往他脸上摔了帕子:“哪里来的顽皮猴儿,也敢到本夫人跟前作怪。”

  三老爷抬身,看见令窈,连忙收了方才的闲情,笑:“郡主也在。”

  令窈端坐大椅,并不起身,气定神闲,同三老爷问好:“三伯父好。”

  三老爷捧笑,余光瞥见另一处坐着的柔弱身影,转眸去瞧,与元清蕊投来的目光相撞,心中一愣。

  这是哪里来的美人?模样虽不是顶好的,但一身柔弱无骨的气韵却叫人怜惜。

  他最是怜香惜玉之人,此时望见元清蕊眼眸含春的娇羞状,面上虽无动于衷,内心却已打起主意来,故作冷淡,问:“这是谁?”

  令窈:“是新来的元姐姐,她是大伯父的恩人之女,以后会在府里常住。”

  三老爷点点头:“原来大哥说的人是你。”

  元清蕊咬咬唇,怯生生地问安。

  三奶奶皱眉,扯过三老爷衣袖:“大哥同你提元姑娘作甚?”

  三老爷端茶:“大哥想为元姑娘寻一门好亲事,让我留意周围尚未婚娶的同僚。”

  三奶奶颇为失望:“原来是为这个,我还以为……”以为大老爷自己要纳妾。

  三老爷明白三奶奶所想,笑着放下茶盏:“大哥对大嫂的心思,旁人瞧不出来也就罢了,以你的玲珑心窍,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三奶奶没好气地坐回去。

  不一会郑令清又回来了,看见令窈和元清蕊还在,一张小脸紧皱,在到令窈面前徘徊,终是有些惧怕,不敢招惹,只好转回去,问元清蕊:“你怎么还在这里?”

  三老爷呵斥:“清姐。”

  郑令清跑回三奶奶怀中:“娘,爹凶我。”

  三奶奶向来宠溺郑令清,因着令窈也在面前,她不方便发话,只得虚情假意地拍拍郑令清后背:“清姐,才片刻功夫,你怎么就忘了娘亲刚才的训诫?你不该用这种态度和元姑娘说话,确实是你不对。”

  郑令清眼睛瞪大,张嘴就要嚎哭。三奶奶不想当着外人面前出丑,加上三老爷舟车劳顿,听不得吵闹。无奈之下,紧紧捂紧郑令清,不让她出声。

  郑令清甚是憋屈,目光触及令窈正在安抚元清蕊,温柔体贴,大意是让元清蕊不要跟她计较。

  郑令清眼都瞪红。

  四姐姐真是又蠢又笨!元清蕊有什么好的,一个穷酸破落户,凭什么将她这个亲堂妹比下去!

  郑令清怔怔望了一会,忽然挣开三奶奶怀抱,往里间去。

  令窈一瞧见郑令清刚才那个眼神,便知郑令清今日要作怪。所以当半刻钟后,郑令清命人找耳坠子时,令窈立即就猜到她想做什么。

  此时三老爷已经回东边耳房歇憩,三奶奶拦着郑令清,问:“这是怎么了?”

  郑令清装出焦急的样子:“娘,兄长从汴梁带回来送我的那对金雁耳坠丢了。”

  三奶奶半信半疑:“好端端地,怎么会丢?”

  郑令清看向元清蕊所在的方向:“我舍不得戴,耳坠子放在荷包里,刚才四姐姐和元姑娘来时,荷包还在橱柜边的四角桌案上,现在却不见了。”

  知女莫若母。三奶奶看出郑令清心思,却不打算戳破。

  方才三老爷在时,她看得真真的,元清蕊窥了他好几眼。清姐闹一闹也好,反正是小孩子,无伤大雅。

  三奶奶虽然有心为难元清蕊,但是不敢招惹令窈,三言两语,主动将令窈从耳坠子的事情撇出去。

  令窈借搬救兵的理由让元清蕊等她回来,悄悄溜出去,剩下元清蕊孤立无援,只能任三奶奶母女作践。

  临走前郑令清正让人搜元清蕊的身:“搜仔细了。”令窈权当没听见。

  出了三房的院子,她在外闲逛一圈,回碧纱馆吃了点心喝了茶,想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往老夫人院子去,打算让老夫人派个人过去平息三房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