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刘寡妇那会儿因为跟珍珠常拌嘴,珊瑚也不是会做事的人,刘寡妇见着面冷嘲热讽也是有的,见她收拾包裹走出门,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只笑着道:“还是你家珍珠心思活泛,要不是她去求王大娘,哪儿能有这样的好事儿落到你头上来?”

  刘寡妇的这句话,却是让珊瑚久久平复不了,本以为是翠兰的主意,却不料竟是十三岁的珍珠,直到知道珍珠不顾娘亲幼弟卷尽家财嫁人去,直到珊瑚娘油尽灯枯惨死家中,直到知道铁树的死讯,直到自己被j□j着绑在龙王庙前的柴火架子上,珊瑚从心痛到怨毒,对珍珠是恨得入骨……

  只是重生再见,珊瑚却是心软,一直在犹豫纠结,不愿同珍珠一样伤害亲骨肉,可心中对她的怨恨却从未减少,是以从未对她下手,却也给不了她好脸色,只是心中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姑娘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今日香兰来家中说亲的事情虽荒唐,却是解了珊瑚的疑惑。

  没有得好处,有谁会乐意对着不相干的人做这些伤天害理事?

  想起珊瑚娘刚才拿出来的东西,珊瑚心中更是有些不是滋味,前世赖麻子那事儿没被揭开来,那么自己出嫁那会儿没拿到的这些聘礼,想必珊瑚娘也都还放在炕尾的箱子里,最后应该也都收入了翠兰姐妹和珍珠囊中了吧……

  夜风微凉,珊瑚站在院儿里打了个冷颤,大屋里传来珊瑚爹大声骂人和珊瑚娘小声劝慰的声音,隐隐约约还能听到珍珠的哭声。

  忽然觉得有些心烦意乱。

  珊瑚摇摇头,妄图甩去一腔的烦恼。

  天已经全黑了下来,门口忽然有响动,珊瑚往前走去,却忽然有个黑影推门闯了进来,吓得珊瑚直往后退差点惊叫出声。

  “呆子?”那人从门檐走下来,月光隐去黑影,原是呆子挑了两桶水回来。

  呆子也不管珊瑚,自顾自地挑了水往水缸边走。

  珊瑚被他这一吓,却是真把心头那烦心事儿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只顾捂着心口跟在呆子后头道:“你下回能不能出点儿声?大半夜的,这不吓死人么?”

  “吓到了?”呆子熟练地倒水放桶盖好盖子,转身便是这么一句。

  珊瑚对他这态度有些不满,“下回换你在院儿里,大半夜地进来个人试试!”

  呆子看她一眼,不置可否,洗完手便转身进了自己的草棚子。

  珊瑚倒是习惯他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倒也不觉得尴尬,看了一眼灯火微弱的大屋,干脆跟着呆子进了草棚。

  才进屋,呆子便回头看了她一眼,“男女授受不亲,现在天色已晚,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合适。”

  “啥?”珊瑚并没有完全听懂呆子的话,但听着什么男的女的的,又是天晚又是不合适,倒也是听出了点儿门道,心中腹诽着,前儿是背了背了抱也抱了,年三十儿那晚都还上手了……这会子来说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什么意思?

  呆子见珊瑚脸上一下一下变着颜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倒是也想起什么似的,回过身去,再不说这事儿。

  拿了靠在床后的木盆,倒扣着放在床上,细毛笔浓墨汁,所剩不多的粗糙纸张有些泛黄,一一放在一旁,再不顾珊瑚还站在门口,自顾自地练起字来。

  珊瑚忽然觉得有些无趣,外头那儿又还吵着,大半夜的实在没地方可去,最终还是两个跨步一个转身,一屁股坐在呆子床尾了。

  呆子见状又是抬眼一瞥,没再说什么。

  “前儿你见着珍珠那事儿怎么没听你说过?”珊瑚忽然开口。

  呆子顿笔,抬头看她,珊瑚正扯着衣角,看着有些心烦意乱,知道她还在烦心着今天这事情,放了笔沉声:“有些事情,道听途说不足以为信,非得要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行……况且那日,你似乎也累极,回来便睡了,后来我也便没再去提起。”

  珊瑚依然没有完全听懂呆子的话,只是想起那天一大早便起来忙活,到一半还泡了水,遇到虎子叔发病,回来又听到崔春英来家里闹,一整日是鸡飞狗跳的,晚上确实是早早儿地便睡下了。

  呆子看她看她也没再多说什么,便也不想多做解释,难不成真要他告诉珊瑚说其实是害怕珊瑚对他不信任,不愿意相信他所说的话?乡里这种分家得财得屋子的事情本就被看得重极,他本便不是这家的人,再去说这事,即便珊瑚相信了,就她的性子,不可能半点事情不做,反倒给她招惹些不必要的流言,即是如此,那就还不如自己看顾着点,只要珍珠不得手,那说与不说也没什么差别。

  抬手落笔,印在脑海的几个字便又赫然呈现于纸上,字体饱满,苍劲有力,饶是不识字的珊瑚,也看得出笔力深厚。

  “戴子期?”珊瑚看着那字,念了出来。

  呆子看了她一眼,眸中流露些许惊喜的情绪,冬天的时候就教了她一次,这便记下,也是难得。

  珊瑚皱了眉道:“为啥又是这个名字?难不成……呆子,这难不成是你的名字?”

  呆子一顿,心中不无疑惑,只是就这样也不敢确定。呆子虽记得自己该是姓戴,却将其他忘得干净,刚被救起是请了二黑奶奶过来看,她只道是要等自己想起,其他的也无能为力,可这么长时间了,呆子却依旧半点事情都想不起来。

  见呆子眉头紧皱,知道他也在忧烦着这个,珊瑚干脆拿开纸张,笑道:“想不起来就别想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要不,呆子,你教我写我的名字吧?珊瑚,洪珊瑚。”

  呆子闻言竟一笑,新拿了张纸,沾上墨汁儿,楷楷正正地将珊瑚的名字写在了纸上。

  珊瑚看着那纸,心中有些发虚。呆子来家里,算算也有半年了,家中粗活累活呆子几乎都包下了,三不五时地猎东西回家,去年冬天若不是他,家里也不知道要怎么撑过去。呆子跟着他们家,虽说穿的粗布衣裳做的脏活儿累活儿,可从他谈吐甚至脾性,珊瑚总觉得他绝不是普通人家的出来的。珊瑚虽没读过书,可好歹也陪了杜俊笙四年,那种读书人才说的话,什么之乎者也,从呆子嘴里说出来完全没有违和感,字也写得好,若说杜俊笙的子娟秀,那呆子这字便是大气了,怎么想着也不是他们这种乡里能出来的人,就算不是京城出来的,那也是从县城来的!越是这样想着,珊瑚心里越是发空,若是哪天呆子想起来了,一走了之,那她要上哪儿找人去?

  第四十七章

  杨沙村本就是个靠山临海的小村庄,除了东面的那大片海,西南北三面环山,出去进来都不容易。只是虽说是这样的小村落,杨沙村也去了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儿,为朝廷卖力,赴边关战沙场,是以县城偶尔还是会有官差翻山而来,给送送消息信件。

  珊瑚的舅舅便是其中一个。

  从好几年前去县城一趟回来,王都便下了决心要去会一会侵犯边境的蛮夷,任舅婆说破了大天也不愿意回头,背上几块饼子两件衣裳便出了山。王都也算是个刚烈汉子,上了战场命都悬在裤腰带上,上头人看得见,他便也多受提拔。去的前两年多少还会让人带个口信回来,可是近年边关吃紧,从两年前来人告诉舅婆说王都要再去边关后,便再也无音无信,到现在都是生死未知。

  可是今儿早上,舅婆匆匆忙忙地举着封信跑到家里来,一双手哆哆嗦嗦地,停下来说话时还上气不接下气,见到珊瑚娘便抓着问:“呆子呢?”

  珊瑚娘见她这模样有些吓到,忙问怎么了,这才知道王都来信了。

  “你弟他大字不认得一个,咋还能写信回来?不知道是不是出啥事儿了,别人给写回来的……呆子不是认字儿吗?快让他来给我瞧瞧,瞧瞧是不是你弟出事儿了……”王氏说得泣涕满面,王都不识字,以前都是让人带口信回来的,这会带来消息却是厚厚的一封信,这又是两年都没信儿了,王氏难免想到些不好的东西。

  珊瑚娘正安慰着,见着舅公王大川也颤颤巍巍地赶到,平日里身子骨还算健朗的,这会子都成这样了,珊瑚娘不免有些担心,只赶紧道:“呆子今儿早上要去县城,我让他跟老根叔的牛车走了,这会子也不知道走没走了,”说着把还在厨房忙活的珊瑚叫出来,让她赶紧去老根叔那儿瞧瞧他们走没走,珊瑚闻言连腰上的围裙都没解下,急急地便直接跑了出去。

  到老根叔家时,村儿里老老小小要去县城的才到齐了,拉着老牛正准备出发,珊瑚一急,也没来得及解释什么,拉着呆子便跑了。

  回到家时没见舅公舅婆,连珊瑚娘也没在,双福娘站在自家院儿里隔着篱笆对珊瑚道:“你娘带着你舅婆他们先回去了,你舅公平时看着挺能做活儿的,刚才腿都软了,到底是啥事儿啊急成这样?”

  珊瑚见双福娘往篱笆这边靠了过来,知道她这时候腰上的扭伤还没好,肯定是听着动静出来的,这会子看这架势有点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珊瑚回头对呆子道:“你先去舅婆那边儿,待会子我就赶过去。”

  呆子见双福娘一脸的探究,又看看珊瑚一身的面粉还围着围裙,点点头,放下本准备下山的东西,大跨步走了出去。

  珊瑚这会子也解下围裙,一脸的面粉和着沙土,干脆拿了个脸盆儿洗了把脸,边洗着脸边跟双福娘解释着,见双福娘还要问,只道是:“我先让呆子去瞧瞧了,那信也不知道写了啥,还得待会过去才知道了。”

  双福娘闻言,急道:“那你还不赶紧过去!去看看到底咋样儿了,这好几年都没听到人声儿的,这下能来信一定是好事儿跑不了!你赶紧去,回头回来了再来告诉我!”

  珊瑚点头,随意用袖子擦了擦脸,扔下句“我去看看”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