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3章(1 / 2)





  邓宝珊继续写道,“b-24携带的重型炸弹,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性打击,但是因为多为中高空水平轰炸的缘故,往往需要240毫米榴弹炮进行补炮,或者由爆破小组突进使用炸药包,才能彻底摧毁永备性工事。建议调用海军的ju-87c攻击机,携带重型炸弹进行俯冲精准攻击,进一步加强火力打击力度。”

  北方军手中能够携带千磅炸弹或500千克炸弹的飞机不多,除了编列空军重型轰炸机的b-24之外,也就是隶属海军的ju-87c攻击机有这个能力了。

  俯冲轰炸是在水平轰炸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精确轰炸方式,攻击机从空中接近垂直冲向目标,然后投掷炸弹,在惯性的作用下近乎直线下落,命中率大大提高。

  只是因为原本的ju-87c攻击机中队并不多,所以一直没有投入到地面轰炸,而是用于戒备海上敌舰来袭。

  b-24重型轰炸机的长项是地毯式轰炸,而不是极为精准的定点轰炸,所以在面对密布山间地头的坚固堡垒时,即使是用上了重型炸弹依然效果欠佳。

  “三天战事下来,我军团突进速度缓慢,最差的一天,只在主要地段推进二百八十米,远远低于战前评估。除了敌人的顽强之外,105毫米榴弹炮对坚固堡垒措手无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持续地进攻势头,基本上是靠重型炸弹、240毫米榴弹,以及爆破小组突击才能完成。”写道这里,邓宝珊苦笑了一下。

  事实上,美军在瓜岛血战时,就碰到了这些问题。

  北方军在接连受挫后,紧急向参加过瓜岛战役的美海军陆战队求教,这才临时组建了步兵营甚至步兵连的爆破小组力量,就连炸药包都是在工兵部队中全力搜罗来的。

  但是美国军官提供的另一个兵种,北方军却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新编组,那就是背着两个罐子的喷火兵。

  这玩意太危险了,虽然对敌绝对强悍,但是对自己也简直就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只要喷火兵在战场出现过两三回,绝对敢肯定后面的敌军第一时间想尽办法要摧毁任何出现在眼前的喷火兵,尤其是那两个罐子实在太明显了。

  没有人愿意担当喷火兵,只要进入战场,生存几率是很低的。

  理论上圆滑的钢瓶可以挡住一般步枪子弹的射击,但估计没有人转过身去尝试的。另外,在一击不中的情况下,笨拙的喷火兵几乎无路可退,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同样是理论上而言,喷火兵只有一击的机会。

  爆破小组就不然了,有效性上丝毫不逊色,灵活性上就远远超过喷火兵了。

  虽然伤亡依然无比惨重,但是只要后方的火力支援到位,尽可能封锁掉敌人火力点,哪怕只是一下子,爆破小组就有机会将恐怖的炸药包送到敌人工事面前,然后插上雷管引爆它。

  北方军为了遴选爆破小组的突击手,唯一的两条就是不怕死,办法多。

  扛着炸药包不要命冲上去的突击手们,面对突发的战情非常多,有时候甚至完全没有预料到,在这个时候就考验突击手的智慧了。在千钧一发的一两秒内,突击手要作出是扔手雷进地堡,还是用铁锹扬土遮蔽敌人视线,或者点燃炸药包,亦或者干脆自己冲上去堵抢眼等等关键性决策。

  “我军团需要更多的炮弹、坦克,以及炸药包。截止目前,每天有数十车皮炮弹运至,勉强保证了前线需求。但是坦克奇缺,投入一线担任步兵掩护的六个坦克营超过四百辆坦克,已消耗一半以上。炸药包更是不足,要不是今夜紧急运来一批,明天的攻势都要暂缓。”

  “如能得到以上充足的供应,预计半月之内,我军团可以突破金州防线,推进至旅顺要塞前沿。”想了片刻之后,邓宝珊慎重写下了这一军令状。

  坦克顶在前面,这是北方军减少伤亡的一个重要法宝。无论是萤火虫坦克的十七磅坦克炮,还是m4中型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都难以对日军主要堡垒造成摧毁打击,但是却掩护了步兵分队的突击,尤其是爆破小组的攻击。

  也正是如此,冲在最前面的北方军坦克基本上都被层出不穷的日军火力点给摧毁了,或者是疯狂的日军敢死队员带着炸药包冲上来炸毁了。

  耗损之大,就连北方军军团高层也是瞠目结舌。

  但是只要能够有效减轻步兵伤亡,损毁掉上百辆坦克也是值得的。坦克被击毁后,坦克手们大多成功逃回来不说,就是那些坦克残骸也恰巧成为步兵分队下一轮进攻的掩护点。

  至于拿下旅顺要塞,大本营给的时间,是三个月,而不是几天,毕竟那里是号称远东第一要塞,实在太难啃了。

  大本营的反应非常迅速,次日下午,紧急抢修通车的营口铁路线上,一列满载一百多辆萤火虫坦克的军列就已经到达。

  第二零三章 意外

  葫芦岛大本营当然不可能半天生产出如此多的坦克,这批物资原本是压制通化的南部军团的战损补给。

  因为所有军列都被紧急用在了葫芦岛大本营以及营口方向,一时半会没来得及将这批萤火虫坦克送到抚顺东面的南部军团驻地。邓宝珊的中部军团一告急,大本营干脆就将这批物资扣了下来,送到了营口。

  可惜即使如此,邓宝珊军团的坦克装备缺口,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反而又多出了高桂滋军团的坦克装备缺口,这还没有算其他四个野战军团满编情况下的坦克需求。

  参谋本部倒是不以为意,只要不发生两线甚至三线作战,大本营军械库可以提供的军火产能,暂时足够北方军的战役消耗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从来都不喜欢将希望寄托于别人的陈安,对于参谋本部的这种打算非常不满。虽然参谋本部的估计也不是没有道理。

  东北的战事,北方军已经占据优势。南边的驻印军,此刻正在修整,等到美国新的补给到达后,发起对缅甸南方的进攻。西边的北方军两个军团,现在反而无所事事,毕竟苏俄红军还在和德军拼命,哪有空理会远东。

  北方军大本营为了保证总体战力水平,甚至秘密将驻守阿拉木图和北疆的两个野战军团下属部队,整营整师的对调至东北参战的军团麾下。

  科瓦尔再次北上吉林。这回带去的专家,不仅有北方集团下属的,还有国内其他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从美国高薪聘请来的技术专家。

  丰满水电站建设虽然是日本人顾问一切的伪满洲国启动的,但是并不是日本专家设计,而是中国人自己的专家设计的,只不过后续的实施在日本人的手上完全变了味,残酷剥削劳工不说,偷工减料的事情也没少做,最后才造成如此多的安全隐患。

  此次科瓦尔再上丰满水电站,直接就把原来的设计师孙继超请去了。

  两天详细考察后,中外专家在激烈争辩的情况达成初步意见,只要完成进一步的加固整修,扩大丰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还是可行的。

  当初孙继超设计的时候,实际上要求安装了十个压力钢管,其中有八个已经安装上了八台大容量发电机组,另外两个则是预留的。因此,扩充两台大机组毫无问题。原来安装的八台大机组都是6.5万千瓦装机容量,新扩充的两台大机组完全可以换装成7.25万千瓦装机容量。

  同时,为了保证大坝安全,有必要在岸边开挖一条泄洪放空洞,而这条泄洪洞也可以进一步改造增加两台7.2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机组。

  如此一来,就可以增加丰满水电站29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当然,除了预留压力钢管可以很快改造外,泄洪洞的建设就耗时耗力了。

  科瓦尔很快就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拟订了一份加固扩容方案,向大本营发去了电报。只是非常奇怪,平时批阅这些文件都比较利索的大本营迟迟没有回复。直到吉林也开始紧急动员起来,科瓦尔才大惊失色,日本人居然在通化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攻势,奉海铁路已经被截断了。

  北方军参谋本部的高官们,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通化以西有个小山村,名叫三棵榆树,多条河流在此汇聚冲刷出一个较为平缓的山谷盆地,是通化往西连接奉海铁路的必经之路。北方军重炮旅抽调参与通化战斗的一个重炮营,就布置在过山村的公路两侧。

  关东军在通化堡垒地区的重心,是以玉皇山为核心,东有大顶子山,北有大龙山,西有圆顶子山,南依庙沟山和冬佳河。其防御圈的外围,就是六道江、八道江、大泉眼、英额布一带。

  英额布防线的对面,就是三棵榆树一带了。

  北方军压制通化关东军的兵力部署,围绕着几条必经之道展开。一个步兵师沿着三棵榆树到新宾堡一线展开,另一个步兵师沿着大泉眼到恒仁一线展开,再一个步兵师沿着伊尔哈里范山龙岗一线进行布防,临江则另有一支部队据险死守挡在八道江以西。

  最麻烦的是,通化关东军往南还有一条经过缉安的线路,可以连通鸭绿江两岸,利用黑夜的掩护,始终保持了关东军和朝鲜军的相互联系和物资供应。北方军空军多次轰炸,依然未能彻底截断这条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