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1 / 2)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应该早就增援上来的另外一个步兵旅,迟迟没有赶赴狮泉河谷,造成印军兵力缺乏,无力阻挡南部军团的进攻。

  就在这段时间,过显臣也组织兵力,顺利击溃了葛伦堡一带的几个城池守军。然后下令所有印度人,只准携带可以单人负载的东西,甚至不能带上马匹,立即离开交火区域。普通印度人几乎是立刻就收拾起身边仅有的包裹,赶紧离开这个突发战火的地方。而那些大财主就倒霉了,除了贵重物品,根本拿不走多少东西。

  因为沿途被蜂拥南下的印度难民所堵塞,进展缓慢的印军援军部队好不容易赶到葛伦堡时,指挥官们差不多要吐血了。所有被攻击的城池已经是人去楼空,可以拆卸搬运的东西都被运走了。

  藏南更是笑话,只有三个步兵营的占领军,如何敢全军出动围堵火力强大的北方军步兵营,结果游击战术是打了,但是却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印度军方实在不给力呀。

  就在高桂滋彻底占领狮泉河谷的时候,印度方面始终驰援不力的背后终于搞清楚了。就在前几日,在伦敦召开的协约国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对俄国东部联合进行干涉”的决议。英国方面当即决定不仅向陈安全面退让,而且还要提供援助,帮助陈安对抗邪恶的沙俄布尔什维克。作为殖民地印度,自然首先被牺牲了。

  第一六五章 战争红利

  民国七年三月,协约国甚至还在仍处于西线大战的情况下,依然通过了联合干涉苏俄的决议,不仅是出于对苏俄大沙文主义的恐惧,更在于双方极端的阶级仇视。

  英法美等国对于苏俄消灭一切有产阶级的疯狂,充满了极端的恐惧,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干涉或者消灭新生的苏俄政权。甚至还有已经出现战争颓势的德国,也派出军队对苏俄进行打击,他们更加恐惧这个由德国人自己亲手放出的潘多拉魔盒。

  沙俄完全是一个异类的国度。

  从十六世纪开始,沙俄的全部历史就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确立和泛滥过程,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专制、正教、民族”就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核心思想。但是这个核心思想,与“平等、博爱、自由”思想完全不同,反而是极端右倾的暴力扩张主义。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认为,“专制”是俄罗斯完整、巩固、强大和尊严的基础,俄罗斯的领土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只能统一进来,不能分离出去。“民族”只是指大俄罗斯民族,只有它才能在国家中享有统治的权利。“异民族”是历史废物,注定成为统治的对象。

  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思想,沙俄帝国凭借直接暴力,疯狂扩大俄罗斯的统治范围,一切异教徒、反专制分子和异民族都遭到宗教、阶级和民族的压迫。

  而新上台的沙俄布尔什维克,口头上宣称彻底废除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实际上却是更加残酷和更具欺骗性的继续执行这种政策。这从沙俄布尔什维克不断地出尔反尔,不断地宣布某某共和国人民自愿加入所谓联盟,不断地策划对异己分子的大清洗就可以看出。

  但是北方军和苏俄军队的大战,却仅仅只是第一个因素。北极熊是欺压中国最残酷的帝国,甚至超过英法等其他欧美列强所有恶行的总和。

  除了被沙俄干脆灭国的无数国家,在近现代史上,中国和波兰是世界民族史上最凄惨的民族之一,而元凶都有俄罗斯帝国。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军和印度殖民地的战斗,成了可耻的内讧和毫无利益的战斗。

  反正牺牲的也不是英国人的利益,新任英国驻印度总督,很是干脆的答应了陈安的所有条件。以至于,有些吃惊的陈安都恍惚自己是不是开价太低了。

  刚开始进行谈判没多久,印度总督签署文件,承诺废止毫无法律效益的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一律恢复到原有的传统习惯线,并且向北方军支付一定数额的被俘印军生活费。

  这样一来,不仅已经被陈安收复的阿克赛钦以南地区在法理上明确了中国的归属,而且也正式确认了藏南原本属于中国的依据。

  同时,北方军在亚东战役以及西段反击中,先后击溃二个步兵旅,抓获了至少五千多名俘虏,里面还有不少营级以上英军指挥官。

  陈安本来是要求战争赔偿的,但是英国人答应了给予北方战争的财力物力援助,也就不好意思开口了。但是,陈安拐了一个弯子,要求印度总督支付这些被俘印军的生活费,实际上仍然是索要战争赔款的问题。

  据说当时印度总督得知这一要求,气得大拍桌子,直骂陈安无耻之至,喝令谈判人员通知北方军代表,要求立即返还葛伦堡被拆卸或掠走的所有财产。

  北方军的谈判代表,也就是南部军团指挥官高桂滋,只好苦笑着将陈安的坚决指示读给印度方面听。陈安毫不妥协,直接威胁要调集十个旅的兵力,到德里一带游逛游逛。

  印度总督差点鼻子都气歪了,打又不让打,无耻又比不过陈安,最后只好后退一步,将陈安提出的价钱砍掉一半,权当安慰自己了。

  按照最后议定的价款,印度方面拿出了价值一百五十万银元的黄金,赎回了五千多名印军俘虏。陈安的价格是按照普通北方军的年饷银为基数,然后乘以四倍的所谓西藏后勤系数,理由是粮食都要从青海运来,实在太贵了。

  印度谈判代表当场吐血,直接恨恨地说,你们还不如到我这里买呢。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是二倍后勤系数,不是四倍。

  加上从葛伦堡一带搜掠去大约三百五十多万银元价值的财物,北方军在第一次反击作战中赫然获得了五百万银元的战争收入。

  但是财务署计算出来的数据,却着实让北方军高层大吃一惊。

  因为步兵是梯次投入战斗,实际只消耗了大约五个步兵营的战役弹药基数,价值近一百七十万银元。而空军在这场反击战中,不仅承担了后勤主力,还担任了重点地段的攻击任务,也消耗了大约五个空军连队的战役物资储备,价值超过一百三十万银元。

  如果不计算饷银耗费和折算的飞机人员,对印反击战竟然获得了近二百万银元的战争红利。北方军政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了陈安无利不起早的切实威力。

  这还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反应。

  更复杂的计算,是军械署的专家分析出来的。一个步兵营的战役物资基数,在不计算汽油的情况下,大约是七十吨物资,平均下来也就不足五千银元每吨。但是空军联队的战役物资基数,在不计算汽油的情况下需要九十多吨,平均下来却只有二千多银元每吨。

  如果加上汽油,空军的平均物资成本还要下降,飞机都是吃油大户呀,步兵营只有十几辆卡车加汽车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买飞机不用钱的话,用空军作战的效费比,远高于地面部队的进攻。

  徐永昌等人觉得不可思议,赶紧组织人手对炮兵营的效费比进行测算,竟然真的得出机械化提升的前提下,平均作战物资成本是要下降的,但是作战物资吨位却在上升的结论。

  陈安大为兴奋,北方军政府缺的是足够的人力资源,但是军火物资却是不会短缺的,实在不行可以拖延交货优先满足内部需要吗。

  除了汽油的问题。

  幸好胡景翼的北部军团成功夺取了巴尔喀什湖地区,并且向西南方向进攻,终于和产油的波斯打通了陆路交通。转变立场的英国人,也转而支持陆路交通线的打通,便于欧洲更方便地向北方军政府进行援助。

  第一批援助物资不仅有北方军急需的汽油,还有一批陈安点名采购的法国雷诺ft17坦克。

  第一六六章 艰难的财政

  但是西方列强的两面三刀却是陈安所未能预见到的。

  英国人在伦敦会议后,不仅立即放开伊朗的油料销售,而且主动向陈安承诺,以国家的名义,无任何附加条件购买三倍于当初陈安所购协约国国债的北方军政府建设债卷。

  鉴于实在糟糕透顶的财政状况,思考很长时间后,陈安同意了这个援助。北方债卷从此第一次向国外购买者敞开了大门,但是仅限于政府名义。

  但是很快陈安又开始后悔,怎么当初只购买了一千万银元的协约国债卷呀,如果是三千万银元债卷,那么英国人今年就可以一次性承销掉今年的战争债卷份额了。

  日不落帝国的确是财大气粗,驻上海领事馆接到伦敦指令后,几乎没过几天就筹集了三千万银元资金,通过克劳泽的上海北方银行分行购买了北方债卷。

  如此一来,克劳泽虽然没有推销出去民国七年的北方债卷,但是却将民国六年的三千万银元债卷窟窿给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