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章(1 / 2)





  真是纠结的事情。

  好在袁世凯大总统对北方集团的军火交易还是非常信任的,很爽快地将所有款项一次性预拨给了北方银行。陈安马上到手了三百八十万银元,总算是勉强度过了春夏荒了。

  整个甘肃除了宁海镇守使辖地还不在陈安手上,其余都已经被北方军控制了。宁海镇守使辖地实在太辽阔了,人口却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陈安现在连星宿海的马福祥都没有时间去对付,哪有精力组织人手控制边防。

  因为没钱,胡景翼无比惦念的汽车运输营,并没有如期成立,他只好带着已经休整完毕的部队出发赶往西宁,接替已经镇守了一段时间的赵寿山。

  而赵寿山的部队,准备抽调一些精锐,进行高原型山地训练,正式组建一个全新的兵种,山地步兵营。这个山地营的指挥官,是一直名不见经传的过显臣。

  星宿海一带,以及再过去的宁海镇守使辖地,都属于高海拔地区,高山峻岭,坡陡沟深,甚至还有着呼吸困难的特殊气候环境。胡景翼他们听从了老一辈军人的意见,暂缓了向星宿海进军的步骤,首先开始试验适宜高山作战的山地步兵营。

  国内的政治气氛越来越恶劣,在是否举行二次革命的问题上,国民党内部也是意见相差巨大,但是孙中山强行压制了黄兴等人的法律解决提议,坚持认为必须在全国开展二次革命,而且必将取得胜利。

  北京的袁世凯积极筹划向外国银行团借款,为即将到来的军事战争作财政上的准备,甚至还搞了一个十七省都督联名支持善后大借款的笑话。

  尼森公司也接到江西都督李烈钧、上海陈其美、广东陈炯明悄悄派人送来的军火订单,看到上面二倍的价款让尼森伯姆怦然心动不已。

  陈安看到尼森伯姆的急电,沉思了半刻后,果断地回电,不收下任何国民党人的订单。陈安对他们的举动,根本不看好,卖给他们军火惹得袁大总统不快不说,一旦败北就收不回尾款更是麻烦事。

  辛亥革命刚过,人心思定,此时再举旗抗袁实在不合时宜,陈安如此判断。

  尼森伯姆很是惆怅地,将国民党人的代表客气地送出了尼森公司。这一举动,不仅让上海租界的各国密探们惊奇不已,也让远在北京的袁大总统恨不得马上发一块大勋章给陈安。

  实在是让人想不到呀,竟然没有选择脚踏两条船,这还是合格的军火商吗?

  孙中山铁青着脸听完一干人等,到处搜罗军火的汇报,尤其是当听到尼森公司拒绝提供军火时,差点就要破口大骂。

  没枪没弹怎么打仗?国民党高层,马上对即将发动的二次革命,心头涌上了层层阴影。很多高层人物,悄悄授意手下的心腹,在日本等地准备避难场所,万一事情不顺,即时开溜避一避风头。

  蓝白色的马莲花盛开时节,陈安的儿子降临人间,北方集团顿时热闹起来,甚至远在东北的张雨亭也发来贺电,袁世凯大总统更是派人送来了重礼。至于交恶的国民党人,倒是与李夑和一起投资实业的黄兴、于右任,联名发来一份贺电。

  稍过一段时间,李烈钧在江西正式发难,首揭讨袁大旗,二次革命爆发。

  陈安看着手上拿到的二次革命檄文,冷笑不已,真是笑话了,当初可是央求着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现在檄文上却公然写着袁世凯篡夺辛亥成果。

  这才不过二年而已,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国民党依然敢翻脸不认的厚黑学,陈安总算见识了。

  不过没时间理会这个事情,陈安又有其他大事要干了。新疆向甘肃求援,请求派兵支援抗击外蒙入侵。

  辛亥革命的突然爆发,是满清在外蒙古的统治也随之瘫痪。在沙皇俄国驻库伦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

  随后俄蒙联合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但是这个独立事件,并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不仅如此,沙俄在辛亥革命时,以护侨和增设领署卫队为名,公然派兵进入新疆,先后进占伊犁道和喀什道,悍然将新疆八道中夺走两道。

  在沙俄的鼓动下,宣布独立时,仅有七十多万人口的大蒙古国,实行穷兵黩武的大扩张战略,竟然武装起近六万的军队,先后对东北、华北、西北进行攻势掠夺,号称要从汉人手中夺回成吉思汗的土地。

  民国元年,外蒙古军连续袭取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进而攻取新疆的阿尔泰。民国二年六月,外蒙古军在沙俄顾问的指挥下,兵分三路,直扑迪化以北的察罕通古,妄图一举攻克迪化,彻底将北疆地区占为己有。

  时任新疆都督的杨增新,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绞尽脑计支撑了整整一年。这回遇到外蒙古军大有不下迪化不歇手的事态,实在是迫不得已了,只好向拥有雄厚实力的北方军陈安求援了。

  陈安马上回电,要么请中央来救你,要么你当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毫不掩饰自己**裸的攻占新疆之意。

  原因无他,独山子而已。

  陕西延长毕竟是内地,大动干戈需要时机,否则很难收场。但是新疆就不同了,扩疆实边正好是陈安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是和俄国人扳扳手腕。

  陈安马上决定,组建新的两个混成旅,相互配合,一同进疆,其中一个旅北上抗击外蒙古军,一个西进占领从独山子到甘肃的沿线。至于杨增新,就看他愿不愿意放下权柄了,否则只好打过去再说,反正新疆的求援电报已经到了,法理上已经站住脚了。

  早就与陈安有交情的杨增新,非常地识时务,收到陈安的复电,就知道北方军进军已经势在必行,不待陈安发话,直接通电全疆,从此服从北方军政府统辖。

  而且,新任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杨增新,立即就给陈安出了一个彻底解决边疆动乱的办法,大规模移民实边。

  陈安倒是非常赞同。

  第九十五章 飞行员班

  只是新入列十五个新兵营,基本上就耗光了陈安手头上所有的资金。经过补充调整,北方军陆军集群保持了四十一个营的兵力。

  为了完成驻守目标,陈安决定除了州府和要点,其他地方只是象征性的派驻一个排的兵力,待以后补充。这样子,就可以将驻守道府的兵力,降低至只需要一个步兵团。不如此的话,根本抽不出来机动兵力用于新疆作战。

  毕竟北方军的新兵是训练出来的,不是扩编出来的,陈安既不希望没有经过培训的士兵白白送死,也不希望因为战场扩兵而助长手下人的其他想法。

  很快,兵力调整到位了。除了渭川道和兰山道各保留一个混成旅外,泾原混成旅也暂时只有一个步兵团,宁夏道、西宁道、甘凉道和安肃道都建立了一个步兵团进行驻守。

  每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没有单列的工、辎、跑兵部队。西宁道步兵团的指挥官,正式任命山地步兵营的过显臣担任,可谓是连升三级。

  剩下的十个营,其中一个是122毫米榴弹炮营,自然仍旧驻守阶州,陈安又从两个混成旅中抽出七个营,新建迪化混成旅和塔城混成旅。

  在指挥官任职上,陈安更是煞费苦心,核心就是平衡之道呀,反正这几名指挥官确实都是非常优秀的。

  胡景翼和伤愈的董振堂出任塔城混成旅指挥官,邓宝珊和孙蔚如出任迪化混成旅指挥官,高桂滋调任兰山混成旅指挥官,赵寿山调任秦阶混成旅指挥官。

  李虎臣调任泾原步兵团指挥官,代理混成旅指挥官,谁叫他三年不得提升的处罚时间还长着呢,其他人可以擦边球,他是被陈安死死盯住的。

  柳石、林玉山和虎子从此退出了一线指挥的岗位,专司其他职务了。既然北方军政府的管辖范围即将扩展到两个行省,陈安当即决定将原来军政府直辖的司改成署,也算是和甘肃布政司的机构彻底区别开来。

  按照军务署的计划,混成旅的指挥机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其下辖的步兵营和炮兵营,却是由军务署随机安排的,甚至经常会因为战时需要而调整。

  北方军的组织编构中,以营为基本组成单位,真正带兵的也是营一级指挥官,其上的团、旅级指挥机构专事作战指挥或警备指挥,不负责带兵。这就是说,即使有这种别有用心之人,最多只能发动一个营的暴乱,是很容易被镇压的。

  团一级没有直属部队,步兵团指挥官往往都是兼其中一个营的指挥官。

  当然,基层指挥官都是在阶州武备学堂出来的,总办又是陈安始终把持。再加上除了陈安,没有人可以提供的巨量军火物资。在情报署的严密防控下,北方军几乎没有发生兵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