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假夫妻第70节(1 / 2)





  下次没能再来黄家庄的子弟兵只能交代新去的人,怎么掰棒子快些,土豆装车的时候别太毛躁,不然磕伤了运过来怕是就要坏了。

  前三次,都是空车过来的。

  等到第四次,已经九月底,赵政委带着三辆大卡车过来,哪怕是做了固定,车上也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碰击声。

  从车上下来的子弟兵们抬着钢管跳下车。

  叶英松了口气,能交差的东西有了,她可以放心的搞自己的小事业了。

  “这些都不合适,本来该退回钢铁厂,我用土豆跟钢铁厂换了下。”

  叶英眼前一亮,“那回头要是这钢铁厂缺粮食,我可以跟他们换啊。”

  怎么还缺粮食?

  这话要是让有心人听到,不得气得暴打她?

  赵政委念叨着交代了句,“可别胡说八道。”

  他这次在黄家庄多呆了两天,准备着帮村里人把玉米地收拾好再走。

  晚上的时候,十几个子弟兵就在隔壁村委大院里将就着睡觉。

  叶英过来的时候,赵政委正在那里跟战士们商量明天的农活安排。

  “正好,我找你有事。”

  把明天的活交代一番,赵政委跟叶英出去聊。

  “农场的事……”

  两人异口同声,这让叶英明白过来,俩人是想到一起去了。

  草滩那边不适合建农场,气候问题导致常年低温,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就那么点。

  极端天气多,钢铁水泥能抵抗得住暴风冰雹,农作物可没那能耐。

  与其这么费尽力气还弄不出多少,倒不如换个地方搞种植。

  黄家庄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所在。

  往北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想开垦荒地要多少有多少。

  南边就是黄河,引河水灌溉也好,自己挖井也罢都不方便。

  不用担心太极端恶劣的天气,怎么看在这里搞农场都合适。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这里距离基地那边太远了些。

  不过这也不算啥,当年去朝鲜打联合国军,不都是全国支援志愿军吗?

  现在是在国内,还怕运输问题?

  小推车都能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现在有了大卡车还怕?

  怕什么。

  赵政委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能满足的我肯定答应。”

  办农场这事,得找值得信赖的人。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叶英都是首选。

  “要求啊……我想知道这件事您跟上面商量好了吗?要是上面能同意,我就一个要求,多给我派些人,不说有一个连队,但至少得有一个加强排。而且涉及到农牧场的事情,必须听我安排。”

  就这些。

  叶英的要求很简单,可要是细细究查却也并非那么简单。

  赵政委拧了拧眉头,“这件事我已经和孔团长商量过了,他觉得可行,你这边要是没问题我就跟老首长报告。”

  毕竟221厂的大事,最终还都是褚石来拿主意。

  “农机器械方面,你不提些要求?”

  “我跟县里机械厂的师傅有过节,轮不到我们这里分配机器。不过之前首都那边给我批了条子,前两天还打电话跟我说下个月就能去提那台收割机了。”

  叶英略有些兴奋,“我打算回头让凤霞大姐研究下,看能不能仿制个。”

  这话惹得赵政委一笑,“那么多工程师折腾了这些年才出了一台,你说仿制就仿制呀?”

  这话说的,太孩子气了些。

  “政治工作我不懂,但是在搞农场牧场这件事上我比您有经验,不过回头您得帮我把那收割机给拉过来,我这里没有大卡车,可搞不定这事。”

  赵政委看着漫天星光忍不住笑了起来,“行,我挑选些战士来这边干活,回头再匀给你一辆大卡车,这样总行了吧?”

  “行的行的,我很好说话的,一点都不挑。”

  只不过叶英没想到,把农机学院的收割机送来的不是赵政委派遣过来搞农牧场的小战士,而是褚石本人。

  较之于上次见面,褚石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

  毕竟整个工程他是指挥,统筹管理忙得很,巨压之下难免有些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