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46章除夕(1 / 2)





  赶在农历春节前,池家四口住进了新房子里。新房比旧房大了许多,燕玲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房间经过简单的布置,卢丽红换上了淡绿色的带蕾丝窗帘,贴了地砖。放了床、衣柜、一张书桌。衣柜上有一面穿衣镜。

  有了独立的空间,燕玲很满意。

  池家搬家是低调进行的,池家夫妇并没有宴请宾客。等到把所有的事情忙完,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池天亮告诉了燕玲一件事:“你哥哥的判决下来了,据说要关一年零七个月。”

  燕玲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她安静的接受了这事:“希望他在里面能改过自新,出来后能踏实做事,别再惹事了。”

  “希望吧。也希望你哥哥的事对你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燕玲道:“他不会影响到我的,他也没把我当妹妹看待过,这一点我很清楚。”

  在烟花与鞭炮声中,华夏大地迎来了1991年的春节。

  三十这一天,中午的时候回了一趟池家爷爷奶奶那里,池家姑姑、池家二叔、三叔也回来了,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燕玲是第一次见到池家三叔、三婶,还有他们家的一对姐妹花。那对姐妹花对燕玲很好奇,其中只有七岁大的妹妹和她姐姐说:“那个姐姐是谁,怎么从来没见过她?”

  “她是大伯家的大姐。”

  “真奇怪,大伯家没有女孩子啊,哪里来的大姐?”七岁的小妹妹依旧茫然。

  三婶和那对姐妹说:“你们出去玩吧。”她又走到燕玲身边笑呵呵的和燕玲说:“听大哥说你成绩挺好的,考大学没问题吧?”

  燕玲回答倒也谦虚:“还不知道呢,虽然在班上排得上号,但全国参加高考的人那么多,这么一比也并不占什么优势了。”

  “这倒也是,读书好的人头脑都聪明。我喜欢聪明的姑娘。”

  这个三婶据说也是个女强人,是某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她和燕玲聊了几句,觉得燕玲成熟稳重。回头又和卢丽红说:“你们家新来的这位倒还稳重,比起同龄的孩子看问题要深邃得多。你们倒会教。”

  卢丽红说:“我们没教她,她自己的性格就是这样的。”

  这顿团圆饭燕玲和峥嵘收到了好几个红包,回家时,燕玲将那些红包打开来看过,里面有十元的、五元的,最多的一个装了二十元。算下来也有七八十块了。

  她拿着这笔钱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决定交了出去。

  “妈,这些压岁钱,你替我保管吧?”

  燕玲的主动上缴让卢丽红一愣,随即说:“这是你的钱,你收着吧。”

  卢丽红和别的母亲不大一样,她不大喜欢替孩子保管压岁钱,再说燕玲已经成年了,也有自己的花销。

  “我觉得你拿着比较好。”这是燕玲的真话。

  卢丽红笑道:“你自己拿着吧,平时你也不爱问我要钱,你手上存点要用的时候也方便,别那么顾忌。”

  在卢丽红的劝说下燕玲最终还是收下了。当初在服装店打工挣的那八十元钱她省吃俭用的也还剩了不少,如今加上这一笔她也有一百多块钱的存款了。一百多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燕玲也没太大的开销,她在琢磨着是不是该去银行开个户头将攒的这些给存起来,至少还有点利息。

  母女俩正在筹备年夜饭的事,池天亮在忙着写春联,挂灯笼。池峥嵘则在自己房间里将收录机的声音调得很大,跟着里面的节拍在屋子里跳舞。

  “哎,以前过年这顿饭就是我一个人的事,那父子俩根本指望不上。今年有你在就轻松多了。你这厨艺比我还好。”卢丽红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爸爸也不懒啊,他也经常帮着做家务的呀。”

  “他做饭的水平就局限于能煮个面条,熬个粥的水平了,难道还指望他弄一桌饭菜?算了吧,还得自己来。”

  母女俩有说有笑,做起事来倒也轻快。在两人的努力下,花了两三个小时凑出了一桌像模像样的年夜饭。

  池天亮拿了一瓶别人送的好酒出来,池峥嵘出来见了便嚷着说:“爸,我也要喝。”

  池天亮当时就训他:“你个小屁孩喝什么,喝你的果汁去!”

  “我们班好多人都喝过酒,我也想尝尝,就一口……”池峥嵘央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