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1 / 2)





  太孙妃亦微笑道,“媳妇也是这样想的,虽说只是个名头,但没有这么个挂名的人,面子上终究也不好看……”

  #

  太孙嫔管家的事,婆媳三言两语也就定了下来。何仙仙和徐循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之一,当天下午也就得到了消息,根据孟姑姑的回话,“两位贵人那都和没事人一样,听到了也就答应了一声,就又各自去玩耍了。听婕妤宫里的蓝儿说,婕妤一听说太孙妃有喜,差点没乐坏了……”

  徐循屋里的事,随着当时屋里几个宫女的下值,也就有限度地传到了孟姑姑耳朵里。再经孟姑姑一说,连太子妃都被徐循给逗笑了。“这个小丫头片子,直是一片纯善体贴,难怪上上下下,都欢喜她。听说连皇爷都夸她有福运呢……她倒是当得起,有些人就是这样,天生下来,就惹得人疼的。”

  太孙妃有喜,背地里太孙婕妤欢天喜地,说出来确实是逗人笑。孟姑姑也做掩口葫芦状,“有福运好哇,能为天家开枝散叶那就更好了,说来,大郎成亲也有一年多了。现在太孙妃开了个好头,底下这些姐姐妹妹的,怕也就接二连三都能传出喜讯了。”

  凡是有名分的妃嫔,除非临幸中惹怒了主子,不然那是没有服避子汤的。皇家娶进她们就是为了开枝散叶,怎么可能和自己做对?当然,有些宫女,身份太过低微,来历比较复杂,又或者说清白无法保证的,那倒是有服用避子汤的习惯。至于徐循等人,之所以晚于太孙妃入门,就是为了给太孙妃留出一段独占恩宠的时光,鼓励嫡子最早出世。不过即使如此,也没有为了等太孙妃一个人,不许所有人生孩子的道理。因此徐循等人都是好药膳给调理着身子,易于受孕的日子,向太孙提起,安排侍寝。只是子孙运没到,太孙宫才如此安静而已,现在,太孙妃开了个头,指不定儿子女儿就跟着都来了。太子妃眉眼带笑,“你还真别说,指不定第二个就是她有喜呢。子嗣这种事,那可是最看福运的了——也是这几年,大郎在宫里的时间太短……”

  她若有所思地偏过头去,不知怎么,又出起了神。

  过了几天,太孙回来了,听说太孙妃有喜,自然好一阵欢喜。只是按规矩他不能先进内宫,依然要到太孙妃这里来请安,好在太孙妃也不是那种会拈酸吃醋的恶婆婆,见他坐立不安,便放他回去和太孙妃一道吃饭。倒是惹得太子问了几声,到了晚上,他才进来陪父母吃茶闲话。

  长子都要当爹了,太子不免发发感慨,又训诫了太孙几句,让他好生呵疼太孙妃,因近日无事,也就先出去安歇了。太孙按例本也要告辞的,此时却不曾走,等太子出了宫,方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娘,阿翁赏赐给我那些东西里,给您留了点体己,您自戴赏人,都堪用的。”

  说着启开看时,却是一枚晶莹透紫、毫无瑕疵的紫晶钗,造型虽简单,但只是宝石成色便可傲人,那份紫,紫得都有点活了,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眼睛。还有一个金镶祖母绿的戒指,祖母绿硕大无匹毫无瑕疵,太子妃即使身份高贵,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和黄玉、金刚石和红宝比,这祖母绿,那无疑是又要尊贵得多了。

  太子得的赏赐,不如太孙得的多,随手赏赏小妃嫔们也就完事了。太子妃口中不说,心里岂能没有一点失落?如今见到这两样珍贵首饰,亦是心潮起伏,一点点酸楚,全为满足取代——男人不给,什么打紧?男人给女人,想得还是均衡,儿子孝敬母亲,那却是挑着最好的先进。当天刚得,当天就把给母亲的两样选出来了,都没过自己女人的眼……

  她的眼眶有点红热了,忙掩饰地伸出手,掠了掠鬓发,手里攥着的帕子,不经意就抹过了眼睛。“你自个留着赏人吧,娘这里也不缺好东西。”

  太孙还和母亲客气什么?直接就把盒子放在太子妃身边了,太子妃心潮起伏,本来预备要说的话,一时竟抛到了九霄云外去,过了一会,才想起来道。“是了,就是这首饰的事,我还想问你呢。怎么独独赏给你那婕妤五件?倒是把这孩子吓得不轻,这几天都缩在屋里,无事不敢出门一步,原本的活泼,全都被你吓跑啦。”

  “还有此事?”太孙一扬眉,作出吃惊的样子,但话中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惊异。他想了想,竟是难得地窃笑了一声,方笑道,“此事我有计较的,也不是偏疼她一人,娘只管放心吧。”

  “我不放心什么?”太子妃故意说。

  “我可不会做出宠妾灭妻的事的。”太孙和母亲也不玩心计,他哈哈一笑,瞥向屋角时漏,便起身道,“那我也去了,再不回去,宫门要下千两……”

  太子妃还能说什么?只好放他回去了。自己也梳洗就寝,睡前又将两枚首饰把玩了半日,方才含笑合眼不提。

  太孙这话倒也不假,他刚回来那天是没来得及,第二日便给太孙妃亲自送了首饰,之后几日,孙玉女、何仙仙先后侍寝,一个个都是捧着盒子回来的。消息也传得很快:每个人都又得了好些赏赐。——她高提的一口气,终于渐渐地松弛了下来,却又实在是有些费解。

  等到太孙召她侍寝的时候,徐循实在是带着一肚子的问题去的。

  第35章 端平

  到了秋后,蛐蛐儿的叫声响亮了,斗蛐蛐也开始了自己宝贵的两个月黄金时段。一年中也就是秋后的这两个月,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斗蛐蛐,听说就是皇爷,这时候也会看上两场蛐蛐儿打斗。等入了冬,那也就是宫里以及宗室侯门中的那些老少爷们,能组织得起成规模的蛐蛐会了——这都是有钱有闲的铁粉,才能琢磨着把蛐蛐儿养到冬天,都还能有力气相斗。至于到第二年春天还能保留着几十只活蛐蛐来斗的,那就非皇家莫属了,除了皇宫和藩王府里养得起那么一帮子中人,成天啥事也不干,专琢磨着给主子们调鸡弄狗以外,别的谁家也没那份闲心——不是养不起,是没这个心情。

  徐循也不知道自己上回围观的斗蛐蛐居然这么高端洋气,今儿进了屋子,看到太孙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瞧蛐蛐儿相斗,她也没那么拘束了。走上前就想蹲下来,大家一起看。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受宠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上回都没拿正眼看她的几个小中人,这会儿可透着殷勤劲了,蛐蛐儿也不看了,给徐循在太孙身边空了个位置,又特地寻了条矮几子来,让徐循坐着——太孙在那看斗蛐蛐呢,都没敢说话,轻手轻脚的就把她给招待得妥妥帖帖的,徐循冲他们笑着点了点头,他们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凑到了人群后头。

  太孙也没搭理徐循,主要就是因为盆子里两头蛐蛐已经斗得很凶了,斗蛐蛐儿,胜负往往只在眨眼间,徐循还没把战况看清楚呢,这两头已经分出了胜负。众人均叹息起来,太孙兴致勃勃地道,“苍背大将军可是战无不胜,这一棹看来是他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