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章(1 / 2)





  “金文兄,我看方才一路过来,睿王必定也乏了,既然来到金文兄你的新状元府,不如请我们进去坐坐?”探花郎白如玉道。

  对比起王登科的惴惴不安,探花郎白如玉不仅一身轻松,还十分地得意。他便是那日殿试用一首诗来介绍自己和父母的,后来还被宣德帝夸赞文采斐然,如今王登科与同样入翰林任编修之职。

  能被皇子压在第三名,他觉得荣幸之至,这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感觉,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整个人神采奕奕。

  白如玉心里琢磨着,万一以后秦元君哪日登基为帝,那他岂不是在皇帝之下?啧啧,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令人春风得意了。

  王登科倒吸一口气,还好这白如玉机灵,若自个儿真这般大大咧咧进去了,可不是得罪了秦元君?

  “那敢情好,不知睿王是否愿意赏脸,入寒舍一观,给臣一个茶汤敬客的机会?”王登科认认真真地说道,还向白如玉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心道,自个儿生在小门小户,在人情交际方面尚且欠缺,今后还得好生与白如玉学学。

  秦元君挥挥手,微微笑道:“成璧兄客气了,那便要劳烦金文兄了。”

  “臣受宠若惊,请睿王随臣进来。”王登科急忙道,在侧身的瞬间,悄悄以袖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珠。

  白如玉笑笑,狭长的双眸泛着精光,道:“今儿咱们去喝杯茶,必定要让金文兄破费一番。”

  得中二甲头名传胪梁大山仰头一笑,附和道:“咱们承蒙睿王之福,有幸蹭到金文兄家中的茶水,可不会嘴软的。”

  “哈哈哈……”

  有了白如玉和梁大山故意调笑,气氛倒不算太太差,秦元君看了白如玉和那几人一眼,笑而不语。

  本届进士有才华之人不少,但真正能展现出才华,拥有做官之能者人数不多。比如王登科,此人是一位一心做学问之人,入翰林院其实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但是,潜心做学问之人,在官途上必定缓慢,说不准多年后,王登科还不如本届探花白如玉。

  白如玉本身便是个富家少爷,见识广博,懂得为人交际,秦元君心道,此人今后若有幸外放,做出成绩来,回来后必定能飞黄腾达。至于老实人梁大山,此人勤奋朴实,却比王登科性子开朗,天生便容易收获他人好感,宣德帝钦点他为县令,便是考他实务的处理能力,他今后的官途必定稳当。

  季云卿跟在众人后面,伸手拍拍秦元君的肩膀,道:“睿王怎的还不进去?诸人都在厅上称赞您的仁厚,您站在门外不进去,倒是浪费了他们那一腔衷情啊。”

  方才秦元君走着走着,便慢慢掉了队,他一人站门口的廊道上,优哉游哉地欣赏着状元府的景致,反正他的地位最高,也没人说他失礼。

  “金文兄的茶还未煮好,我便在门口瞧瞧。”秦元君转过头,眯着双眼,冷笑道,“季云卿,我如今是唤你表哥呢,还是唤你云卿?”

  季云卿表情一僵,他歪着嘴,尴尬地笑道:“你还敢取笑我不是?你若当众唤我表哥,我明儿便会被人唾沫星子淹死,好罢好罢,我服了你了,私下里,我还是称呼你为元君,如何?”

  秦元君满意地点点头,勾起嘴角:“这还差不多。”

  季云卿在本届得中二甲十一名,算是给老季家长了脸,尤其是季大老爷,整个人乐得手舞足蹈,当年季二老爷也是进士出身,如今身至吏部尚书,季云卿不比季二老爷差,只要他今后努力,不愁压不住二房的季二老爷。

  季云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云卿,你得中二甲进士,为何每日郁郁寡欢?”秦元君不禁问道,这半年以来,他成日在家苦读,对于季云卿之事关心不多,也不知道对方怎么了,许久不见,整个人竟然比从前憔悴许多。

  季云卿眼中光芒一黯,犹豫了片刻,他将眼睛移向他处,小声道:“我无事……我即将奔赴海宁府任职,今后有事便帮不到你,你身为皇子,务必要小心行事,有甚么为难之处,大可去寻我父亲……”

  “至于我二叔,还请你小心他,不要与他靠得太近,也莫向他多言。”季云卿皱皱眉,有些犹豫地道,“二叔是当年有从龙之功,才得以升至吏部尚书之位,因为新政之故,他得罪不少人,我看陛下也没有为他撇清的意思。你身为陛下与元贞皇后四子,和季家关系匪浅,千万莫要为二叔出头,引火烧向自身。”

  秦元君郑重地点点头,心道,季闻达那堆烂摊子,他还没有太大兴趣收拾。

  “此话是季大老爷交待你与我说的?”秦元君扭过头问道。

  “正是。”季云卿小声答道,眼中满是化不去的担忧,“你若有事,便约他出来相商。”

  秦元君的现在和季家绑在同一条船上,可惜季闻达是皇帝的人,当着皇帝所想要的靶子,季闻达的吏治新造得的冤假错案太多,各地不少小官们已经开始抱怨,小官们虽然不足为虑,但对于需要好名声的秦元君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位皇子是否得民心,关系到他未来是否能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

  季云卿心中明白,既然秦元君接受皇子的身份,便代表着他愿意与其他皇子争夺。所以,季家必须竭尽全力帮助他,否则,一旦秦元君落不了好处,季家也别想全须全尾地退出。

  因此,季大老爷已经寻季闻达谈过许多次,季闻达表示愿意收敛,但却留了余地,他还是不会拒绝皇帝的意思。

  秦元君剑眉蹙起,认真道:“好,我知道了。”

  他看向这座原本应该属于他的状元府,不禁深思起来。

  宣德帝特地将他封了翰林院编修之职位,看似和其他两位一甲进士一样,其含义却十分明显。

  他已经打探了清楚,翰林院最近在编撰《仁宗实录》,宣德帝的父皇仁宗皇帝,不仅在吏治方面,在治国方略等与现今的政令相去甚远,秦元君充分相信,宣德帝绝对是故意的。

  这本《仁宗实录》,便代表了他的态度。

  因此,宣德帝对自己的考验,远远还没有结束。

  那么,他是成为他眼中想要的人,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网络出毛病了,发晚了,各位亲晚安!

  感谢前天mvv投出的一个地雷哦!

  明天就大婚那~

  ☆、第105章 惜花烛

  在盖上大红盖头那一刻,温良辰最后在镜中看了一眼自己熟悉的闺房,接着,眼前便是一片的红艳之色。

  “王妃,请随臣妾前来。”赞事命妇小声道。

  温良辰的右手被对方小心地捏住,赞事命妇赞了一声:“王妃的手指如葱,皮肤柔滑,竟无分毫瑕疵,果然是大富大贵的命。”

  “夫人谬赞了。”温良辰低声回了一句,跟在赞事命妇的身后,慢慢往外走了出去。

  出了自己的小院,一路行至前院,附近的爆竹声、笑闹声、贺喜声混杂一处,极为嘈杂,温良辰极力侧耳倾听,依然分辨不出温驸马和温仪城的声音,随着那雷动般的乐声逐渐近了,她绷紧了神经,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连她自己都不敢置信,她居然……要与秦元君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