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男主渣化之路第105节(2 / 2)

  近几年皇帝身体不大好,大抵是每个皇帝到了晚年都控制不住想要寻仙问道,他也不例外,那丹药头了吃了,兴许觉得身强体壮耳清目明,但一切不过错觉,炼丹与制毒有个共同缺点,就是提纯度低,这就导致丹药里会有很多杂质,尤其是对健康有威胁的铅与汞,所以皇帝的苍老谢隐并不例外。

  忠言逆耳,他从来不打算做皇帝的孤臣,自然对皇帝这种自寻死路的行为没有异议,最好皇帝能快些死,为公主让位,以他们如今的能力,已经足够摁倒其他竞争者了。

  皇帝先是夸赞了谢隐一番,随即表明爱卿年已二十七却还尚未成家,他膝下正好有位刚刚及笄的公主,可以指给他做妻子。

  谢隐一听,就知道这绝不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他语气温和地婉拒,皇帝却突然发起脾气,显然他并不是那么信任谢隐,从此人这番赈灾中所展现的能力就可以看出来,那些西南如桃源的话恐怕并非作假!

  这么危险的人物,若是再让他回去岂不是放虎归山?倒不如借此机会将人留在京中,如今西南百姓安居乐业,再派人去接手,想必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总被踢皮球,这可是个香饽饽,谁不想下手抢?

  而将公主指给谢隐,也能将谢隐绑在皇室这条船上。

  只是没想到这谢隐如此不识好歹,难道皇室公主,金枝玉叶,还配不上他不成!

  谢隐所想的根本就不是配不配得上,而是他年纪不小,何必祸害人家刚及笄的女郎?小公主长到十五岁,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便要被父亲当作筹码赐婚给比自己年长十二岁的男子,这未免太过荒唐。

  他是不打算成婚的,原本谢隐也想过,是否要补偿薛无尘原本被他害死的妻子,但两人之间尚未见面,亦未定亲,那女子如今自立自强,嫁了一位心仪的郎君,还是书局的稳定撰稿人,谢隐便只在暗中对她多有照拂。

  不必娶妻,他自然是不会去祸害其他姑娘的,婚姻中他无法给予妻子对等的爱意,这从本质上来讲便不公平,所以可以不成亲,自然是不成亲的好。

  见谢隐态度坚决,皇帝愈发生气,他最近吃了丹药,脾气起伏的厉害,常常感觉情绪不受控,还为此打杀了几个宫人,内侍们见了不敢劝阻,生怕这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皇帝愈发依赖丹药,在赶谢隐出宫后,他越想越气,将公主指给他做妻子是件多么荣耀的事,这薛无尘倒好,真是不知好歹!

  生气的结果便是比平时多服了两颗,而后觉得头重脚轻,昏沉沉倒在龙床上睡了。

  最近陛下脾气不好,没人敢去招惹,直到内侍察觉不对,进去一看,才发现皇帝已经凉透了!

  尸体直挺挺地躺在龙床上,眼睛还瞪着!

  这下可闹大了,皇帝死得急,连传位给哪位皇子都没有透露过,本朝又未立太子,那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机会,于是众皇子来不及哀悼父皇去世,便掐的你死我活,什么手段都使上了,暗杀下药行刺等等等等……就这样,十二位皇子去了一半,剩下一半还在斗。

  他们斗的死去活来时,福安公主在看热闹,她得知皇帝的死讯并不惊讶,早在皇帝拿丹药当饭吃时,她便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至于兄弟们的互相厮杀,福安公主更不奇怪,甚至她还帮了他们一点小忙,让他们可以更好的针对彼此。

  身为女子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没人瞧得起她,也没人想过她会有那样的野心,于是福安公主可以尽情看戏,等待最终落幕。

  就这样,厮杀到最后,十二位皇子只剩下两位,一个瞎了只眼,一个少了只手,就这残容,怎堪为帝?

  剩下的这两位皇子也察觉到不对劲儿了,有时明明没有使力,事情却朝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走,就好像暗中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他们兄弟阋墙彼此争斗,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这个人到底是谁?

  在福安公主亲自见了两位兄弟后,他们才知道,不是别人,正是从来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从出生到如今,都表现的胆小懦弱,甚至迄今还在养着驸马一家的福安公主。

  至此,福安公主不得不承认,薛先生说的是对的,扮猪吃老虎的感觉好极了,父皇的丹药是他自己吃的,兄弟们的命是他们彼此收割的,一切都与她毫无干系,惟独那张龙椅,即将属于她一人。

  两位皇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福安公主许他们荣华富贵,承诺让他们当个富贵闲王,且王位世代传袭,两个皇子都身有残缺,他们拿什么跟福安公主斗?

  福安公主自被谢隐点醒后,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要万人之上,要世间至尊,这个位子,她谁都不让。

  第134章 第十枝红莲(十六)

  女人永远都会支持女人,因为她们知道,只有福安公主做皇帝,女兵、女医、女状元、女官……才会越来越多。

  皇室宗亲们意见倒是不小,可皇帝仅剩下两个儿子,一个瞎眼一个断手的,自古以来,哪有残疾皇帝的先例?

  于是就有人提出从宗亲处过继,这个提议一开始只是少数人在说,后来便越来越多的人请命,甚至有人直接写檄文讨伐福安公主,说她不安于室、牝鸡司晨,就连太后都带头站在了福安公主的对面。

  明明自己也是女人,却因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太后,是未来皇帝的母后,便要求天底下的女人都安分守己,温顺听话。

  朝廷中反对浪潮无数,民间却是平静得多,男人当皇帝还是女人当皇帝,对老百姓来讲都没太大区别,能给他们好日子过的就是好皇帝,反正再怎么着,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当就是了。

  所谓的舆论,大多是读书人与当朝官员及世家在操纵,这种强硬的态度,在谢隐率领西南大军在京城郊外扎营后戛然而止。

  一开始太后还派人去请谢隐,又一次向谢隐表明了愿意将公主指给他做妻子的意愿,这对夫妻似乎都很喜欢拿女儿当作联姻的筹码。

  就连宗室也纷纷前来拜访,结果次日他们看见谢隐在福安公主面前单膝下跪行礼,大家恍然明白了什么――原本以为这位是来清君侧的,原来人家根本就是福安公主的人!

  有大军压阵,福安公主以绝对的优势坐上了龙椅,成为了自古至今第一位女皇帝。

  也正是从这一日起,百官世家才知道,这位往日不起眼,甚至窝囊到连驸马死了还在赡养孝顺驸马父母的福安公主,究竟是怎样一位杀伐决断的铁血帝王。

  也是从福安公主继位成为皇帝后,大家才知道,这京城中多少产业都在公主府名下!甚至朝廷中还有不少是福安公主的人!

  那些人里,许多都曾是皇子们的幕僚,这么一想,皇子们当初自相残杀的那么疯狂,就让人忍不住要多想……对女帝的畏惧也更甚。

  至此,随谢隐在西南生活十二年的阿阮也终于回到京城,回到了母亲身边,女帝这一生只有她一个孩子,怀孕对于女帝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即便有医术高明的太医在,她也不愿意再去冒险,怀胎十月,不知要耽误多少事。

  所以阿阮便被封为皇太女,随后,女帝开始秋后算账,最先被她拿来开刀的,便是前驸马一家人。

  为了塑造自己任劳任怨窝囊无能的假象,任由这家人蹦q了这么久,女帝早就烦了,干脆利落全砍了头,又收拾了几家以“女德”出名的世家,并且赐予了家主“贞洁列夫”的牌坊,勒令他们世代膜拜。

  上行下效,皇帝的态度就是世人的态度,显然这位女帝对于同性非常宽厚,她一口气提拔了数十位女官,制定了新的考核制度,又推行了改良农具及农药化肥,这些都是谢隐在西南试验过后的结果,可以安心使用。

  老百姓感触是最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都是权贵,可他们的日子却越过越好!除却家里的女人们变得越来越彪悍越来越有主意外,没啥缺点,而这唯一的“缺点”也是他们单方面认为的,女人们可不觉得彪悍是件坏事。

  什么样才是好皇帝?显然当今这位就是,虽然是女人,可她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使百姓富庶,更是增强了国力,老百姓们吃上了便宜的盐跟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连带着犯罪率都下降不少,许多底层百姓开始重视孩子们的教育……

  被谢隐教导长大的阿阮则有着更为先进和开明的思想,她的优秀程度远超大臣们想象,虽然没有父亲,可她并不需要父亲,因为母亲便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她的目标,是成为不逊色于母亲的帝王,将母亲开创的盛世再流传下去。

  福安公主登基,谢隐自然受到重用,年纪轻轻封侯拜相,女帝对他极为信任,连带着对他提拔的官员也都委以重用,于是居然传出他和女帝有私情的小道消息,害得谢隐还被严明南嘲笑了一番,就连薛夫人都试探着问他是不是真的。

  谢隐很无奈:“自然是假的。”

  薛夫人露出失望的表情,她叹了口气:“你已过而立之年,身边却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谢隐举手打断母亲的话:“母亲不就是吗?无垢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