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章 -39(2 / 2)

“只能这样了。”

回到自己房间,王曼四仰八叉的躺床上笑起来,虞阿姨真是太聪明了。让他们照顾房子,也就不用再回奶奶家过年;而且照顾着她房子,父亲每天都能想起她。

既解了他们燃眉之急,又勾住父亲心思,当真是一箭双雕。

“爸,明天咱们就要回村里了,你还不说么?”

王继周的确不拿闺女当小孩子看,但他更知道要保护孩子。这事太肮脏,不是曼曼能听。收好钥匙,他耐心解释道:

“曼曼,这个家里能告诉你的事,我一定不会瞒你。但有些事,你知道了并不好,你能明白么?”

“可我就是好奇呀。”

“好奇心害死猫。”

“可我不是猫,喵~”

“恩,你不是。猫有九条命,你学猫叫也没有那么多条命去折腾。”

“爸你别生气吗,我不问就是了。睡觉去,你可别忘了明天等徐爷爷一起去看电影。”

王继周揉揉闺女脑袋,将她推到卧室里,关上门后他回到自己房间,打开一本《西方经济学》慢慢看。开始他觉得这些东西是天书,看多了他还真砸摸出一点道理。

徐叔那麻花很好吃,要是能固定在店里卖,那就是强强联合,会产生聚合效应。而且一种主食,一种副食,两种产品丝毫不重合。

王曼在空间里忙活一夜,进度条还是纹丝不动。

“不会是出bug了吧?”

元宝不在,没人能回答她的要求。在门口接上徐爷爷,三人穿暖和了一同往泉水村赶去。一路上王继周没直接说自己的挖角目的,而是东拉西扯。

“徐叔,原先你老家在哪儿?”

徐爷爷正正帽子,指指上脚下:“解放前这里还没泉水村、也没十四户村,就一个大村,统一归县政府管。我家是山上最后一批猎户,就在那……”

手指过去,老人家大吃一惊:“那里怎么变这样了?”

哪里?王曼顺着他眼神看去,一片被积雪覆盖的空地,正是她家包下的那一片。

“原先怎么样?”

提起这老人家吹胡子瞪眼:“还不是被那些图省事的人把树全砍了,跟被狗啃了似得。”

原来是这样,王曼挽着他手臂,笑呵呵地说道:“徐爷爷,我爸把这片包下来,整下地,明年开春就能种庄稼。”

“哦?怎么整出来的?”

“雇人呗,徐爷爷不如你干脆来我们家店里卖麻花。每次我爸回村里时,你跟着一块回来,也能跟着多看看。你放心,这块地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让你三催四请的。”

王曼嘟起嘴:“徐爷爷,我说实话您可别不高兴。”

老人家犯起了倔,给她一道嘟起嘴:“恩,得你先说完,我才知道自己高兴不高兴。”

“咱们邹县这些炸麻花的,论手艺您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要是您来,那些喜欢吃麻花的肯定跟着买煎饼果子。当然,还有就是我跟我爸特佩服您的为人。”

没有人是傻子,活六十年的老人家当然也不是。他本以为王曼会说一大篇溢美之词,就像以前想请他的其它麻花店一样。但没想到,上来她就直说,我就看中你手艺。

当过兵打过仗,他就喜欢有啥说啥。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绕弯子忒没意思。

“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出不动摊咯。”

这是?

王继周放慢蹬车子的脚步,扭过头:“徐叔,您干脆住到我那,反正房子也够大。每天卖完,您还可以跟大院中其他老人下象棋、抖空竹。”

这事老人家没松口,王继周也没多劝,反正来日方长。蹬着平板车到了村头空地上,从配电箱上算扯下来的电线挂地上,两米见方的白布已经扯开,马上要开始放电影。

不过来看热闹的众人并没有如往常那般,守在胶片机边上叽叽喳喳,他们全都盯着停在那的警车。见王继周来,苏明菊也从车上走下来。

“姐夫,我姐还躺在医院里,从生完孩子到现在,她一粒米都没进。”

说情的来了,王继周很为难。苏家两兄弟,明菊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比明竹懂事太多。他跟明梅谈对象时,明菊还不到十岁,这孩子算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

“爸,今早来之前,吴叔叔不刚从咱们家蒸了鸡蛋羹。”

的确有这么回事,刚吴大力就亲口解释“明梅只吃得下这个”。苏明菊好样的,连哀兵政策都使出来了,不愧是明梅的亲弟弟。

“要是吃不下米面,就多给她蒸点鸡蛋羹,她爱吃那个。明菊,时候不早,要再晚点,过中午这会天都该凉了。咱们快些说完,也别耽误大家看电影。”